10月 31, 2006

各國性工作者管理政策比較

本文節錄至:張雅茵著,蔡建誠統籌 (2006)《 性工作者管理政策比較研究》。香港:社會經濟政策研究所。


摘要

本研究由關注性工作組織紫藤委託,旨在比較各國性工作者管理政策 (以下簡稱管理政策) 的異同。藉著參考不同地區及不同管理模式的實踐經驗,研究者檢視香港的管理政策及其流弊,並就改革香港現時的有關政策作出建議。

我們主要研究性交易場所、應召/伴遊服務、私人住宅及街道等性交易場境,並選取了澳洲、德國、荷蘭、英國、新加坡和瑞典六個國家共十三個地區的管理政策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主要集中整合各地區的資料,以理解不同地區的政策及其實踐經驗。資料來源包括學術文獻、官方出版的文件和非政府機構提供的本土或比較資料。研究的目的,在於比較和分析各地區管理政策的情況,除了歸納不同的政策模式外,亦希望以豐富的個案資料,闡明政策的實際成效。

結果顯示,在選定的十三個國家/地區內,沒有一個地區把性工作徹底非刑事化。不過部分地區 (例如澳洲新南威爾斯省和德國) 並沒有專門規管性工作的法律,因此較接近把性工作平常化的非刑事化政策。

在所有選定的地區裏,沒有一個地區完全廢除性工作。也就是說,在這些地區裏,從事性工作並不違法。性工作者在不同地區的法律地位雖殊異,但共通點是性交易本身不屬刑事罪行。

事實上,大部分選定地區都對與性工作有關的活動實行規管,例如性交易場所的經營方式、容許進行性交易的場地等;基於每個國家或地區政府對性工作有不同的取態,管理政策各有鬆、緊之分,規管的尺度,也就因地區而異。

大部分選定地區的政策,都是界乎西澳洲的「廢除」政策,以及荷蘭的「合法化」政策 (或澳洲新南威爾斯省/德國的「非刑事化」政策) 兩端之間。根據搜集到的資料顯示,大部分地區均容許性工作者到顧客家中或酒店服務 (即伴遊/應召服務,部分地區甚至是唯一合法的性交易類別),或只作出有限度的規管。

在是次研究的地區中,共有四個地區明文容許性工作者單獨工作,當中包括澳洲昆士蘭省、新南威爾斯省、荷蘭和英國。有小部分地區,例如北澳洲、南澳洲和新加坡,是禁止私人執業的性工作者以住宅或居所作為性工作場所的。其他地區則主要透過註冊制度或社區規劃,對這類自僱者的活動和範圍進行監管和限制。

對性交易場所的規管亦有地區性的差異:除了三個澳洲省份明文禁止經營性交易場所外,其他國家/地區則主要透過牌照或許可證制度監管性交易場所的經營條件,規管範圍包括場所地點、設備、衛生和安全標準等;此外,持牌人必需無條例定明的性罪行/毒品罪行記錄。各地區所定的標準寬緊不一,有時頗為嚴格 (如荷蘭)。而在新南威爾斯省和德國,性交易場所受到稅務、工業安全、勞工和商業等一般法規的規限,一如其他經濟活動。

在所有選定的地區裏,大部分都禁止街頭性工作。不過在部分地區 (如新南威爾斯省和德國) 街頭性工作者可以在指定的時段或地點 (住宅、學校、教堂及醫院區域以外,或由地方政府規定的地方) 進行性交易活動,荷蘭更索性在部分城市劃出「容忍區域」,供性工作者在街頭接觸顧客。

在新加坡和澳洲約半數地區,自僱性工作者需要向有關當局登記/註冊,但澳洲亦有地區豁免這項涉及私隱的要求。在荷蘭工作的性工作者亦需要向當局登記,但政策旨在使這項職業合法化,性工作者一如其他就業人士,需要向政府繳稅;不過,他們同時亦可享受社會保障及其他福利。

現時仍有小部分地區 (包括新加坡及澳洲維多利亞省) 明文強制性工作者接受定期健康檢查;德國政府已不再強行要求性工者登記註冊與接受性病病毒測試,不過當局仍有權要求被懷疑染有性病的性工作者接受檢驗。近年荷蘭進行法律改革,但就保留一貫政策,讓性工作者得到自願性的、匿名的和廉宜的醫療服務。另一方面,澳洲大部分省份均規定性工作者必須盡量採取合理措施預防感染性病,一旦染病便要知會顧客;部分省份更明文禁止性工作者在知情的情況下接客,僱主亦有責任要患病的員工暫停工作。北澳和維多利亞省則規定性交易場所經營者必須向性工作者提供安全性行為訓練及安全套,昆士蘭省更規定性工作者和顧客性交或口交時,必須採取預防性措施。

相關連結:港規管賣淫落後外國學者研究指不利社會穩定

7月 14, 2006

怪醫秦博士

怪醫秦博士是筆者二十多前看的一套漫畫, 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為它是世上最好的漫畫作品之一 (惜後人根據漫畫改編的動畫電影捉不到其神髓)。 對我來說,怪醫漫畫的核心主題是「正義」, 特別是有關分配正義的課題:誰應享有甚麼權利? 誰需為這些享有承擔責任、甚至蒙受傷害? 故事由種種奇難雜症開始,題材廣泛,涉及人倫、官僚黑箱、工商業運作、戰爭、公害、貧窮......等社會問題。黑男不只是醫生,他更是這種種問題的判 官。留意雖然每集他例必收取高昂的手術費用﹝往往是令窮人卻步、令企業也破產的天文數字﹞,但最終總是站在弱勢者的一方,肇事者﹝包括政府、財團、富 豪......) 必須為其罪惡付出代價,高昂的手術費用象徵著作者認為,某些人文價值的不可替換性。今天部份動漫作品高唱的「等價交易」理論,手塚治虫三十多前已把這類問 題講/畫得更深更遠。「畫功落伍」?但能以社會批判的角度,對人性、人生課題作出這樣的深刻揭示,難道不是以簡馭繁的藝術表現?﹝待續﹞

6月 24, 2006

深宵唱機的唱片

原文


昨晚四下無人的通宵,我一邊為舊電腦換上新的硬盤,一邊聽著王家衛「東邪西毒」電影的配樂。它是我最喜歡的音樂之一。

今天電腦的容量和速度比十年前增加何只百倍,但港人的工時卻越來越長,似乎物質豐富,人的生活質素未必改善,更不必然快樂。幸好還有一些經典動人音樂陪伴左右,撫平孤獨。

我也有一部Discman。它是前年花了不少時間選購的,算薄身,既可聽CD,也可聽MP3,我把心愛的十多張布拉拇斯CD轉成MP3格式後再燒成的單一 只CD,便只在這上面播放。平時會順手在書架上取三兩其他收藏CD與這部Discman上路。提著這部Discman, 電線由我背包繞過腰上耳。外型老土?舊不等於差 ,新不等於好,我想最重要是適切自己日常的需要。

最近聽說很多人聽翻黑膠碟,喜歡舊唱碟/錄音的「瑕疵」、「人味」、「『真實』」。小時候太窮了,很渴望能擁有黑膠碟,有大頭封套和巨型海報,但從未成事,卡式帶就跳到CD了。或許有時間試試吧,如果不太貴──只擔心會很唏噓。

6月 06, 2006

「六四」事件五十周年

原文

如果六四晚會還至少會舉辦三十三次,我想,我仍會繼續每年參加。

就像過去十七年一樣。

雖然覺得向獨裁政權要求「平反六四」,意義不大。

屠夫理應倒台、上斷頭台的。

但是,與整年未見的關社朋友重聚、與數以百、千、甚至萬顆沉重的心一起沉重,沒有比這更有意義的事了。

我只知道,在這片講求經濟掛帥、政治穩定的土地上,還有些做人的基本原則,是不應放棄的。

5月 31, 2006

巿區重建對居民生活質素的影響

本文節錄至社會經濟政策研究所 (2006) ,《巿區重建對居民生活質素的影響意見調查》。香港:社會經濟政策研究所。

是次調查的對象為曾住在灣仔、西環、莦萁灣、深水或長沙灣五個地區、並受市建局重建項目影響而需搬遷的租戶和自用業戶,目的是收集居民搬遷前後生活質素的資料,以評估市區重建對居民生活質素的影響。由於市建局拒絕向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辦事處提供因重建而搬遷的居民的完整地址或電話清冊,故此本研究採取立意抽樣的方法來選取樣本,方法是透過社會服務機構的轉介或滾雪球方式,以取得居民的聯繫方法。在重建過程中,不少住戶因搬遷而失去聯絡,部份住戶亦拒絕回應訪問員的查詢,令我們在取得足夠樣本數目上遇上極大的困難。

調查於二零零六年二月至三月間以電話調查的方式進行,以結構性問卷由受過訓練的訪問員向可接觸的住戶的戶主或戶主配偶進行訪問,每次訪問約需三十分鐘。我們最後完成了八十五份問卷,包括五十五名業戶和三十名租戶,涉及二百五十人。

[...]

調查結果要點

調查結果顯示,與未重建時的情況比較,最多住戶認為他們居住地點改善的地方依次為衛生狀況,其次是景觀、光線、開揚度、實用度和空氣質素,最少住戶認為噪音問題有所改善。

另一方面,與未重建時的情況比較,租戶與業戶對住所環境轉變的評價有顯著的分別。業戶普遍較租戶認為搬遷後住所環境的空氣質素、噪音問題、景觀、開揚度和光線較搬遷前惡劣,相反,在上述的住所環境的幾方面條件,租戶較業戶更多認為搬遷後有所改善。

調查結果顯示,搬遷後有七成九住戶面對生活開支增加的問題,包括對租戶來說租金增加及對業戶來說樓宇管理費用增加的問題,但只有一成二住戶認為,與未重建前的情況比較財政情況有所改善,卻有二成五住戶認為搬遷後的財政情況較以前差。

此外,分別有三成三和二成七住戶於搬遷後面對交通時間增加或交通費增加的問題。而亦有分別三成九、二成七和二成七的住戶認為與未重建時的情況比較,買、上班和子女上學時的步行路程較以前遠,反映重建對被訪家庭的社區生活有一定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與未重建時的情況比較,分別有五成七、五成三和四成七住戶認為他們於有需要得到現時鄰居或街坊的幫忙較以前少、得到更少的生活所需消息、甚至減少與鄰居或街坊互相打招呼。另一方面,亦有三成五住戶認為與未重建時的情況比較,他們較少能夠於有需要時,從非同住親人處得到幫忙。換言之,對不少住戶來說,市區重建對其原有的社會支持做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討論

是次調查顯示,雖然市區重建局的工作,令部份住戶的居住環境有所改善,但亦有住戶認為,搬遷令他們住所環境的質素較前惡劣,其中以業戶的不滿最大。這可能反映市區重建局提供的金錢補償,不足以讓業戶購回同區內同等質素的樓宇 (本調查的業戶新住所樓齡平均為22年),覺得對提昇其居住環境質素沒有幫助,又或是反映居民對市區重建的程序有所不滿,除必須搬遷外缺乏其他有意義的選擇,分享不到市區重建的成果。

過去社會在討論市區重建的議題時,較多關注業戶/商戶的金錢賠償和租戶的安置問題。事實上,本調查顯示,就算業戶獲得金錢賠償和租戶獲得安置,也未必等於他們的居住環境必然較前改善。另一方面,就算住所狀況得到改善,居民亦未必是在市區重建下單向的受益者,因為往往要為搬遷付出一定的代價,例如社區連繫遭到削弱、經濟負擔增加、工作或上學受到阻延、習慣的生活方式和社區面貌受到影響、需要從頭適應等,這正正是是次調查所揭示的問題。

如果社區生活不純是「物質環境」的問題,還涉及社區內的社會關係和社會支持的存在、數量和質素等範疇;那麼,市區重建不應只是一個拆毀的過程,還涉及對受影響地區和居民的狀況、特點、需要和意願的理解、關注和尊重,特別需要邀請對這幾方面能提供寶貴意見的人士,從一開始便參與市區重建的規劃過程。而受重建影響的居民必是最佳人選,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更熟悉社區的情況、動力、潛質、問題和改善的方向──除非當局從來不打斷聆聽這些居民的聲音。當局理應讓舊區居民分享重建的成果,而不是容許他們淪為商業利益主導的市區重建政策下的犧牲品。

建議

就有關上述調查結果,本報告有以下建議:

1. 檢討整個市區重建的過程,確立受影響居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實施社區規劃制度,邀請受影響居民在規劃早期高度參與,實行由下而上的市區更新策略。

2. 檢討整個市區重建的目標和融資,盡力保存社區原有的文化及經濟活動和社區面貌前提,改善社區的住屋、環境、就業機會、社區設施和社會服務、滿足舊區原居民、長者、殘疾人士和單親家庭的需要。

3. 檢討相關的補償程序,向居民提供多項有意義的選擇,包括「樓換樓、鋪換鋪」、原區安置、合理的金錢賠償等,尊重居民的意願,減少居民因為搬遷而失去原有的社區網絡、遭遇環境適應和生計破壞等問題。

4月 08, 2006

在香港生存的理由...

原文

香港的食物,是作為香港人的我感到自豪的一點。

唏,剛看完詹瑞文的「男人之虎」,還有港式粗口哩......

都幾非理性,總擔心一天會連天星小輪和電車也消失:維港愈來愈窄,市區又不斷重建,大型商場取代舊區網絡,面目全非。

不知其他朋友有無同感?特別是97後幾年,覺得香港很難住落去。歧視、窮人鬥窮人。透不過氣。

幸好還有七一遊行、六四晚會。

4月 06, 2006

V for Vendetta

昨晚終於和太太看了快要落畫的V for Vendetta。看完後大家都感到極度震憾,不想說話。唯一有做的是,是的起心肝火速去買了Antal Dorati指揮Minneapolis SO的1812大炮版 (1958年錄音),回家炸過痛快!

4月 04, 2006

Blog 冰封了......

這個Blog剛開業,馬上又要冰封了。

開這個BLOG的原意,是嘗試寫多點不同體裁的文章,和提供一個場地與舊網頁讀者交流。但工作/學業倆俱忙,而筆者寫文速度又太慢。

本來想寫兩篇關於港樂/明哥演唱會和電影「斷背山」的評論才收檔的,現在唯有遲些時間實現了。

這幾年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寫過一篇關於SARS的文章,資料是搜集了不少,但每次提筆均覺沉重,唯有改為每年參與七一大遊行了。

很羨慕一些朋友,每週、甚至每日,都可以寫出精彩的文章來。

希望稍後與各位再見吧!但歡迎各位繼續留言。

3月 31, 2006

強制空中服務員退休,乘客安全受威脅














本地空中服務員 35 - 45歲「退休」


本港幾個空中服務員工會,包括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國泰航空公司空中服務員工會及港龍航空公司空勤人員協會,將於日內發起連串活動,抗議本港航空公司對空中服務員的強制性退休政策。

現時香港部份航空公司在聘用空中服務員時,雖然未必明確列出年齡上限,但據業界人士指出,一般來說若應徵者年齡超過38歲,便不會獲航空公司考慮。

在退休年齡方面,上述三間航空公司均規定空中服務員一律須於45歲退休。據聞日航更規定其豁下空中服務員必須於35歲退休。

45 歲這個退休年齡,就算以同是航空服務的崗位來說,也是偏低的,以國泰來說,本地地勤人員的退休年齡為60歲,而駕駛倉的工作人員則為55歲。據聞本港不少 航空公司以前規定的男服務員退休年齡,較女服務員的為高,但後來1997年性別歧視法例通過,這些公司竟將男服務員的退休年齡同樣降到45歲,以體現「男 女平等」。國泰總經理在回覆工會主席的信件中,便自稱國泰是一名平等機會僱主 ('an equal opportunity employer')。現時,國泰的男女服務員的退休年齡都一樣,均規定為45歲。

若與其他先進國家比較,則香港的空中服務員的退休年齡 更遠為年輕。例如加拿大的空中服務員,退休年齡為60歲;日本國內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受僱於全球多國的英航空中服務員,退休年齡為55-65歲﹝新加 坡例外,與香港情況相若﹞;而在歐美經常坐飛機的朋友都知道,在歐美受僱的空中服務員,七十歲以上的大有人在 。


技能不被重視

Olive 和 Brenda ﹝假名﹞是本港某大航空公司的空中服務員,從事該職業已接近二十年。記者會後她們對筆者說:「我們工會的大部份會員,普遍年資超過十五年,幾年之後,大家 都要面對『退休』的問題。」Olive一年半載後便45歲,對於快要「退休」,她只感到徬徨:「有好大壓力……小朋友年紀還小,怎麼辦?要我們依靠丈夫的 收入嗎?過去兩年,有七位同事先後『退休』,超過一半人還正在失業……找到工作的,最多只能在寫字樓做文職,人工小了一大截,而且我們這個年紀,老板 是不會優先錄用你的,請侍應,也要請些『後生』的」。

她們不可以轉職其他航空公司或同一行業的其他崗位嗎?Olive對我說:「其他航空 公司入職也有年齡限制;轉去其他崗位,例如地勤人員,就算有位給你,公司也會把我們的年資重頭計算,當我們是新人一樣,那我們的資歷是白費了。」 Brenda對此感到非常不滿:「我們才45歲,身體、健康『仲係好fit』,為什麼一聲不響就說要去除掉我們呢?我們過往二十年為這份工作注入的努力和 心血豈不是完全浪費了嗎?」

「很多人今天還以為FA (空中服務員) 的工作只是『斟茶遞水』,乘客這樣想不奇怪,但連老板都……其實今天我們崗位的技能要求不低,又要懂急救、識用心肺復甦機、又要曉自衛術,處理飛機上發生 的種種事件。我們對航空安全、處理人際關係的認識、應變能力.....等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回來的,是經過多年的磨練累積 回來的,但是現在公司完全不承認我們的 經驗。」

「有時自己明明好生氣,都要控制住情緒,以免給客人投訴......工時又這麼長,下班時總是拖著疲累的身體,很難有時間、有心情去進修。這份工,其實有苦自己知,不是如外界想像般這麼輕鬆的。」

「對公司來說,FA是忠心的臣子,流失率很低,但卻換來甚麼?是『沒有將來』、『career中斷』、『化整為零』的結局。」

一連串聽得使人激動的控訴,除了反映經驗豐富的勞工,職志發展遭受無理中斷時所感受的憤慨和尊嚴受損外,還反映婦女職工的技能不被尊重和肯定、被迫經濟依賴的制度和深層歧視文化。



航空安全最重要

據 說,本地航空公司要求空中服務員如此早便「退休」,是因為「顧客的要求」。實情是否如此?筆者的同事黃和平最近便完成一項研究,與浸會大學學生在香港國際 機場訪問了近五百位旅客,調查被訪者選擇航空公司時所考慮的因素,及在評價一位空中服務員的質素時,會根據什麼準則,結果發現,受訪者選擇航空公司時最重 要的考慮因素,依次為航空公司的安全紀錄、空中服務員的服務質素、機票價錢、航班是否準時和機倉的舒適程度;而評價空中服務員時最重要的準則,則依次是對 航空安全、緊急及逃生設備的認識、應付緊急事故的能力、服務態度、急救知識、禮儀和空中服務經驗。任何這些因素和準則,均有超過八成的被訪者認為重要,至 於空中服務員的「年齡」,則極其量只有兩至三成被訪者認為對揀選航空公司或評價服務員時重要而已。

航空公司這樣做法,除了嚴重打擊空中服 務員的士氣和職業生涯外,其實亦可能間接對航空安全構成影響。機倉服務員工會的代表便曾對筆者說,航空安全其實才是空中服務的最重要環節,而資深空中服務 員的存在對保障航空安全極為重要。據黃和平的分析,原來現時航空公司對於空中的緊急事故,雖有一套既定的程序守則,以保障搭客安全,要求各空中服務員於受 訓時熟習此套守則;然而,若未曾經歷過對守則的實際應用,未必能於突發事件中按守則行事,而且當面對緊急事故時,經驗不足的空中服務員可能會過於緊張,而 只以本能反應應付事件。較資深的服務員由於在航空經驗中曾經歷過多次各種的事件,因此較能於事件中保持冷靜,並根據安全守則作出應用,甚至能夠負起領導其 他空中服務員的責任,讓團隊得以有效地應付事故。

另外兩位也是工作了近二十年的空中服務員接受黃訪問時便分別說:「即如果全隊人都無資深 0既,成班機都是經驗淺0既,咁肯定成班機無曬龍頭......『騰曬雞』唔知點做0既」、「好似我0既過去經驗,我地接到有個恐嚇,機上有炸彈,我地做 左咁耐 呢會以好冷靜?方法去處理個0的事情。」這些處理危機的實務工作知識,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長時間點滴累積體會而來,即使航空公司加強新入職服務員的訓練,也 未必一定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性別歧視「借屍還魂」?

香 港雖號稱國際都市,但部份企業管理階層的觀念未能與時為進,近年零售、飲食、旅遊等服務性業行業便專以聘請較年輕的人為主,年紀稍「大」點的求職者難以問 津, 年齡歧視非常猖獗:縱使工作能力與年齡早經證明無生理上的因果關係。當然除了歧視外,這也涉及僱主對成本或管理員工等考慮。前面提到的國泰總經理在回覆工 會主席的信件中,便提到解決方案必須是「成本中立」﹝cost-neutral﹞的﹝留意空中服務員的薪酬在頂點前一般是按年資調整的﹞,也實在可圈可 點。問題是優秀的員工不是從天而降的,花了這麼多年的時間,公司如此輕易便放棄自己的「資產」,真的完全符合成本效益?

外國一些研究指 出,女性會比男性更容易被認為年齡「過『老』」,而遇到就業上的歧視,蒙受雙重傷害﹝Double jeopardy﹞﹝當然男性亦不能免於年齡主義[註]之苦﹞。在香港,這種封建思想似乎更為嚴重,航空公司作為一個傳統上以僱用女性為主的職業的僱主, 今天仍舊我行我素,對空中服務員的角色投射出種種刻板印象,不但要求員工成為無時不向顧客展現歡顏的情感勞工 (emotional labour),還要狹隘地成為顧客消費和凝視的商品和對象。香港雖有法例禁止性別歧視,卻無年齡歧視法,性別歧視正透過年齡歧視「借屍還魂」,延續社會 既有的定型和偏見。


父權意識結合資本邏輯

父權意識與資本邏輯的巧妙結合固然在此表露無遺,但正如上文指出,航空公司這種做法,卻使業界流失大量熟悉航空服務的資深人員,有可能使業界「去知識化」,甚至對旅客安全構成威脅。



(相片:三個空中服務員工會今天召開記者會,投訴航空公司政策年齡歧視。﹞



註:筆者個人認為,年齡主義──一種根據年齡把人分類、並以此準則分配權利和責任的意識形態──是非常隱蔽的現象,每個人在不同時間都可以是年齡歧視的施與者或受害者。限於篇幅,本文只能評論本地一個較為赤裸的現象。

參考資料:

Wong Wo-ping and Franklen Choi (2006). The Retirement Policy for Flight Attendants of Airlines in Hong Kong Research Report, a research undertaken by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SEPI) and submitted to Cathay Pacific Airways Flight Attendants Union, BA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Cabin Crew Association, Hong Kong Dragon Airlines Flight Attendants Association and The Hong Kong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HK: SEPI, March 2006.


(香港獨立媒體上對本文的討論)

3月 20, 2006

七年爭取無間斷!記 319 工人遊行


昨天本港多個工會分別發起遊行,要求政府採取行動減少工人被剝削。


早上,工聯會發起遊行,要求政府監管工程外判制度。有數百人參與,包括早前被拖欠工資的德信地盤工人。

房 委會早前收回德信負責建造的公屋地盤,有工人投訴欠薪,結果發現涉及五百名德信直接和間接僱用的工人,金額接近一千萬元。工人曾經要求房委會墊支,但遭房 委會建築小組及投標小組開會討論後否決,認為會鼓勵無良承建商逃避責任,工人只應直接向德信或分判商追討欠薪,若對方無力償還,需申請對方清盤,透過破欠 基金獲賠償。

建造業總工會(工聯會屬會)指責房署處理德信事件時行政失當。原來兩年前開始德信已經多次被投訴欠薪,但房署仍接連批出新工程合約於該公司,直至去年年尾多次發生工地抗議事件,而且工程處於停工階段,房署也沒有採取行動。

工聯會要求出現欠薪時,可擴大工程保證金的用途墊支給工人。早前房委會建築及投標小組小組主席葉國謙認為不宜動用公帑、工程保證金及墊支方式,解決德信的勞資糾紛。

昨天下午政府宣佈計劃日後若確認承辦商或分判商欠薪,政府將由工程費預先支付,並規定僱主須透過自動轉帳向員工發放工資,確保有糾紛時有工資紀錄方便處理。

事實上,近年困擾建造業工人的問題,仍然以欠薪、開工不足 ( 建造業失業率長期是整體數字的兩倍以上)、職業缺乏保障為主。就欠薪來說,由於多層分判﹝所謂「判上判」﹞、價低者得的合約招標方式在業界甚為普遍,不時發生承辦商或分判商欠薪和「走佬」事件,並且因工潮造成工程延誤帶來龐大的經濟損失。

由 工程費墊支欠薪能解工人燃眉之急,筆者希望能擴展至業界。要杜絕欠薪的根源,筆者認為政府亦應帶頭檢討「價低者得」的合約招標政策,公共機構在批出工程項 目合約前必須考慮申請者僱用工人的條件及過往的記錄,有嚴重勞工事故紀錄者﹝例如長期欠薪、重大工業傷亡﹞取消投標政府合約資格。除此之外,由於多層分判 亦是欠薪的主因,政府各項工程合約,應清楚列明以優先促進直接僱用勞工為招標原則,包括規定所有承建商及主要分判商需直接僱用一定比例的勞工;除特定專門 工作外,禁止分判層數多於兩層,減少無增值性的分判。

為了減少業界拖欠薪金的問題,政府可規定承建商持有所有直接勞工及間接勞工的記錄, 並需定期出糧給所有直接及間接僱用勞工﹝即由大判直接出糧﹞。業界採取勞工處的標準僱用合約,可防止口頭協議的追索問題。同時,當局應加強對拖欠薪金、克 扣工資的僱主的檢控和刑罰,而且規定所有分判商必須註冊,取消有嚴重操守問題者的註冊資格。



昨天另一個遊行,是由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清潔服務業職工會及衛安職工會﹝職工盟屬會﹞發起的「保安清潔行業尊嚴大遊行」。今年已是該三會連續第七年舉辦春季遊行,算是本港社運界/工運界一個小記錄。

經 過本地民間團體﹝包括該三個工會)多年來的爭取,2004年行政長官宣佈向所有政府部門發出行政指引,規定政府承辦商須以不低於統計處調查收集的薪金中位 數僱用非技術工人﹝主要是保安員及清潔工﹞,及以三更制聘用保安員。該指引並未有法律約束力,並且只局限於政府的外判服務。

本港目前一些 行業的基層工人,例如飲食業、保安業、清潔服務業、理髮及美容業等,工作條件仍然非常惡劣。統計處資料顯示受訪私營機構保安員平均每日正常工 時為十小時,月薪才只有六千六百元﹝不少從業員每日更工作十二小時,業界戲稱「十二碼」﹞,一般清潔工的每月薪金平均只有四千八百元﹝女性更只有四千六百 元﹞,比五年前的還要少五百元。早前更發生有清潔工黃女士為了養家,日做十 九小時而過勞死的悲慘事件。

該 三個工會今年決定繼續爭取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立法,希望使所有部門的工人都享有最起碼的工作條件。今年遊 行的要求是從速立法訂定全港性最低工資﹝他們要求時薪35元﹞、標準工時﹝要求每日8小時和每週44小時﹞及加班補償﹝要求150%),得到近五十個工會 和勞工團體的聯署支持。

參加者於下午三時在修頓球場集合,出發至政府總部,約有二百人參加。途中隊伍多次向街道店舖和路人問好,並高呼口 號「保安工友為香港,安全生活由我創」,「沒有清潔工人,哪有清潔香港?」,要求社會平等關注和尊重胼手胝足建設香港的基層工人。約四時十五分隊伍到達政 府總部,眾人向不幸去世的黃女士默哀悼念後,集會正式開始。多個聲援團體和個人發言和領唱。

除了工會和勞工團體成員外,參與集會人士當中 包括兩位基於良心理由反對轉制而遭威脅解僱的浸會大學教授劉誠及陳慶年,及幾位因為抗議世貿而曾/現被政治檢控的韓國農民。韓國全國農民會總聯盟政策總監 Lee Young Soo上台發言時說:「我們希望自己都是清潔工,『掃走』世貿。」同為反對新自由主義的迫害,工人、農民、學者,不分語言而走在一起,場面使人感動。

卓 先生﹝假姓﹞從事保安員已有六年,曾做過私人屋宛和學校的保安崗位,現時受僱於一間專門承辦政府部門保安工作的私營公司。由於政府外判合約有工資及工時的 規定,卓先生參加是次遊行,希望全港打工仔女都能享受最起碼的保障。卓先生現時的合約標準工時為八小時,合約月薪為五千八百元。「老板好識得走『法律 罅』,不把休息日計薪,所以每個月實際上我收到的工資比合約規定的少數百元,政府部門又不會理會這些古惑招數。」雖然工資不高,並且還要兼顧女兒讀書的開 支,他認為現時的生活質素較幾年前稍有改善:「以前在私人屋宛任保安員,每天返工放工連交通時間十四小時,回家吃飯後倒頭便睡,根本沒有家庭生活可言,對 健康亦有傷害。」他明白到很多低薪工友擔心有最高工時限制之後,僱主會依比例扣減工資,「所以要同時有最低工資保障,雙管齊下,讓工友工作條件不至於太 差。」

卓先生以前在機場一間客運公司擔任主管二十年,97年離職希望辦點小生意,卻因遇上金融風暴而虧蝕,之後便發現難以再入職:「根本 無人請我們這個年紀的﹝卓先生年約五十歲﹞,現時僱主不再在乎你的經驗......市場上,我們工種的選擇佷少。」不是因為政府對合約條件的規定,他們這 些與資方市場勢力懸殊的工友,工作條件可能會更不堪設想。卓先生現時最擔心的是公司每年一度的競投合約:「全個行業都一樣,不知道聘用你的公司何時會失去 現時的保安合約,你便會遭遣散了。」。他希望政府規定新公司優先聘用舊公司員工,使他們不用在每年某個時候,總會擔心失業。

筆者認為,最低工資和 規管工時的一個意義,在於阻止低工資工種人工跌破最低度合理水平,減少貧苦勞工被迫長時間工作以維持家計,維護勞工的休息及自由閒暇權利和職業安 全健康。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 ( 也就是全球資本主義下的富國 ) 普 遍實行最低工資制度,並以法例規定標準工時、每週最高加班時數﹝一段時間內之平均數,如數週、數月或一年﹞及加班工資的額外比率。

香港政府,請用文明來說服我﹝借用龍應台女士的說法﹞,為什麼香港不可以有最低工資和規管工時的法例?你打算怎樣改善本港揮之不去的血汗勞工現象?


(香港獨立媒體上對本文的討論)

3月 08, 2006

我很少憤怒了...

sweat labour


...除了讀了類似下面的放屁報章社論之外:


《東方日報》 正論
傲骨未折身先死 長使孤兒淚滿襟
2006年 3月 7日 星期二

子 夜時分,人們都熟睡了,街道上幾無一人,但二十多年來,靠檢拾垃圾維生,養活了五名女兒的四十九歲婦人黃婉珍仍在辛勞工作,她每天將檢回來的紙皮放在垃圾 站,留待翌日變賣作家用。積勞成疾的她,似有不祥之兆,日前曾對女兒說:「可能我過不了五十歲生日了。」想不到一語成讖,就在這寒風凜冽之夜,她瘦弱的身 影終於在昏暗的街頭倒下,空留下對子女的懷念與無盡的哀痛!

黃婦本有一幸福家庭,但自長女出生後,其夫態度即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埋怨黃沒有子嗣,無以繼香燈,並動輒大發脾氣。黃為追一男丁,繼後四次懷孕,可惜均是女兒,夫婦感情每況愈下,她不但被人多次動粗,家用無幵,最後和五個女兒離開原來住所,遷往?安?居住。

黃婦這些年來,一直靠一雙手養活自己和五個女兒,幾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休息,每天工作十九小時,從未出外旅遊,雖然生活如此艱苦,但她仍然堅持自食其 力,不願申領綜援。她曾對女兒們說:「做人要靠自己努力搵錢,咁先用得光彩,所以一定要努力讀書,唔好好似我咁要做粗活。」

黃婦的不幸去世,是二十一世紀香港的人間悲劇,也是近年來最感人的現實故事;黃婦之死,不但揭開了香港社會貧富懸殊的黑幕,同時,也顯現了中國人天生傲骨和自食其力、艱苦卓絕的優良品質。

很可能,黃婦之死會被福利主義分子利用作要求政府增加綜援的理由, 但相信這絕非黃婦的本意,因為她在生時一身傲骨,死後同樣不會接受嗟來之食。當然,如果增 加綜援可以避免香港發生同樣悲劇,相信香港人是絕不會吝嗇自己的所有。然而,黃婦的情況並不能代表今日綜援人士的處境。試問,今日申領綜援者,有多少人是 失去工作能力,瀕於絕境的呢?

我們每日所聽到綜援人士的悲慘處境,並非缺衣少食,過於辛勞,而是食無魚、出無車、缺外遊、少享受而已。同 樣,他們亦鮮有積勞成疾這回事,反而是有些太過空閒要靠賭錢打發日子,有些人甚至拿綜援去包二奶,所以如果藉黃婦之死去求增加綜援,那絕對是違反了她的 意願。相反,我們應該大力倡導黃婦自食其力、艱苦卓絕的精神,讓所有申領綜援人士都能堅強的站起來,脫離這並不光彩的安全網。

此外,黃婦 的悲劇根源並不在於經濟問題,而在於社會風氣的衰敗,傳統家庭觀念的破裂。所以,我們不能再依靠社工去維持一個幸福的家庭,而應該將用於社工的龐大開支, 用作?化社會,重建中國人社會父慈子孝,五代同堂的傳統,並通過各種社會?育和措施,避免離婚率增高,盡量維繫完整的家庭,這樣才是釜底抽薪,解決愈來愈 嚴重的單親家庭的不幸的辦法。

哲人已逝,風骨猶存,黃婉珍女士雖然不幸辭世,然而她的愛心和高尚品格將永存人心,特步韻詩聖杜甫︽蜀相︾一詩相贈,以慰芳魂:

「夜半空巷何所尋,刮面寒風冷森森。五女無嗣絕夫息,苦命難求觀世音。終日辛勤一雙手,廿年未改慈母心。傲骨未折身先死,長使孤兒淚滿襟!」

多少綜援兒童因為強加於身上的恥辱烙印,自卑得抬不起頭來?

多少貧苦勞工因為僱傭勞動的最高道德標準,被壓迫得透不過氣來?

無情的制度、虛偽的學者、冷血的傳媒人,還要扭曲多少的靈魂?還要摧殘多少的生命?



(香港獨立媒體上對本文的討論)

3月 03, 2006

Header photo

關於本誌


主流資本主義的矛盾不僅出現在資本和勞動的對立,亦在「為資本家利潤而生產」和「為生命需要而生產」的對立。脫離了人的需要的商品經濟、無論是以「國際貿易」或是「全球化」之名,皆是透過剝削大地/各國人民去發揮「比較優勢」的「鬥賤競賽」而已,是自在生活趨變破產、凋零和依賴的根本原因。



(節錄自《六人夜話世貿》)

2月 27, 2006

別了,驃叔!

香港馬場












對很多升斗小民來說,過去一星期茶餘飯後的話題,不是那個黑箱作業的財政預算案,而是驃叔的逝世。

著名馬評家董驃先生於本月22日與世長辭。

昨天中午,筆者首次進入香港馬場,以為可以參加馬會舉辦的那個悼念儀式。早前亦有網民呼籲馬迷穿黑衣入場,甚至罷賭一天以作哀悼。

除了託家人買過幾注六合彩﹝好像從未真正拿過錢出來﹞外,筆者絕少參與博彩活動,數年前開了一個電話投注戶口,動也未動過,當然未賭過馬──總有點覺得,馬兒跑到流鼻血、斷腳,然後遭「『人道』毀滅」,是件頗殘忍的事。

驃叔卻是筆者兒時的偶像。那時家裡很窮,賭馬是家人的日常消遣,也是多點「零用錢」的途徑。筆者雖然不投注,但總愛陪伴家人在深夜時份收看由驃叔主持的賽馬結果節目,有時比家人更興致勃勃。

最 初收看的時候,只覺得他老氣橫秋、聲大夾惡,後來才領會到驃叔主持的獨特風格。聲情並茂的他,教曉觀眾賞騎相馬的技巧,看到人津津有味,間中突然爆肚數 分鐘發人深省的人生道理,比周星馳更「自演自導」,教育與娛樂並重,真是「豈止賽馬節目」咁簡單。當然,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毫不留情地從無權勢者的利益 角度抨擊馬會的官僚封閉、揭穿騎師的「小動作」,以及質疑背後所反映的種種集團利益輸送、檯底交易,大快人心。驃叔的貼士,是叫大家「少賭」。據說,驃叔 曾多次因辛 辣言論「得罪」有勢力人士而遭毆打,但從未因此改變嫉惡如仇的評論作風。

他這樣講馬,講了三十年。

年紀大了 點才知道,驃 叔自幼在馬房長大,由最低層的工種做起,與馬建立深厚的感情,亦深明馬圈的黑暗,更曾於海外擔任職業騎師,難怪他對策騎和相馬的深入 認識,本地新一代部份只懂看電腦讀馬匹血統和往績數據的「專業評馬人」望塵莫及。驃叔晚年曾戲稱給「流放」至澳門當練馬師﹝下詳﹞,但首季竟然便以六十四 場頭馬榮登當地冠軍位置,可見他名不虛傳。

經常聽見人說,這幾年香港賽馬投注額連年巨額下跌,與97年開始亞視失去播馬權有關。馬迷總認 為有人為了剷除「眼中釘」,無視一個推動本地「馬照跑」、而 長期有幾十萬馬迷非馬迷觀眾的普羅節目,誓要「斬之而後快」,是名嘴封咪事件的前傳。筆者不清楚這陰謀論是否屬實,但相信香港老一輩的小馬迷多多少少會同 意,少了驃叔響亮聲音的馬評界,等於少了一股獨立敢言的監察力量,考慮投注時更覺意興闌珊。如果驃叔知道今天馬會員工的待遇﹝請參考職工盟的網站﹞,想必 又會肝火上升。港燦說驃叔是本港「少數敢用自己在行業中的豐富實戰 + 理論知識去批判該行業 / 建制中權力核心和既得利益,及反映弱勢社群利益的評論者。」,筆者完全同意。

驃叔的著名助手卡洛斯在東方日報的專欄寫道:「沒有董驃手印的那條甚麼星光大道, 等於將一本香港賽馬史撕去其中幾頁, 可以說是完全失真了。」﹝2月24日﹞。筆者則認為,若文化評論人沒有留意驃叔現象的社會意義,也等於把香港的普及文化史撕去幾頁矣。

後記:那個「悼念儀式」,筆者遍尋不見,現場問了多位馬迷亦不知地點,深感可惜。今天閱報才知馬會原來當時只用了十多秒在螢幕播出驃叔照片,沒有任何廣播宣佈,也沒有呼籲現場人士默哀。是否門面工夫,升斗小民想必心中有數。


看驃叔做節目,勝過筆者千言萬語。以下幾個連結,想認識驃叔的讀者可能會有興趣;聽驃叔聲音長大的朋友可能會感回味無窮﹝感謝各網友的提供﹞:

驃叔講馬精選:
1. 嚴重失蹄 沒有人仰馬翻之餘 還能勝出 讚騎師彊繩有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vWZTxN49j8
2. S型走位 扭轉劣勢 看驃叔如何教大家欣賞當中的騎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5nr4QLnfcs
3. 「讓賽」疑雲,驃叔有D火﹝不過今次無掟筆,以驃叔作風而言算係小兒科而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NoxJn7BTY

香港電台主辦《香港廣播七十五年:口述歷史座談會》,驃叔主講
http://www.rthk.org.hk/broadcast75/talk03.htm
henryporter 所言,豈止一部賽馬史。

更多驃叔圖片及評論請看這裡: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On Goethe
不必相送
我係董驃你唔係, 我講馬你要聽
驃叔 & 80年代的回憶─《富貴迫人》


(香港獨立媒體上對本文的討論)

2月 14, 2006

記一次跑步

Franklen K S Choi
(2006年2月14日﹞

早前聽說,由大銀行贊助的賽跑記者會上,一眾冠軍級跑手提 舉著一箱箱的獎金拍照,象徵著「史上最高獎金的賽事」,已覺得不是味兒。在香港市區跑步等於大口 大口的吸吃致癌物,似乎不是什麼新聞.......但近日知道有跑手嚴重受傷,心情十分難過。我懷疑自己會否有那位患有哮喘的曾先生的決心和毅力。以下這 篇記錄是去年寫的,未曾在網上發表過,也不知是否相干。

謹祝兩位傷者,早日康復。


朋友,

很想和您們分享近日一些事。

剛剛過去的星期天,對我來說頗有意義:我在一天內完成了兩件曾經很想放棄的事 ──十公里賽跑和博士學位的升級計劃書。

兩年前已有參加那個賽事的念頭,後來卻由於踢足球導致膝蓋半月板受傷,完全停止了練跑,當然想也不敢再想這項賽事。兩年以來,膝傷從未完全康復。兩個月前硬著頭皮與老婆大人報名參加這項賽事,心想鼓勵她,卻認定自己只屬陪跑性質──當時的我,體能下降到追巴士也會喘氣。

在連續兩個月的自我訓練期內,那個膝傷仍然困擾著我,尤其臨近賽事的最後兩星期,靠看跌打醫師、戴護膝和練跑中途間歇停頓,勉強一柺枴地完成路程。當時完全相信自己完成不了賽事,打算最多每跑兩千五百公尺,就要停下來步行、按摩小腿和膝蓋。

男、 女子公開組比賽時間分別在當日上午六時正和六時四十分開始,我與老婆大人整晚緊張得不能入睡,四時就從床上躍起。我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起步,以緩慢的 速度前進。出乎意料,我跑得遠比想像的好,雖然仍須忍著膝蓋的痛,但除了在中程飲水站喝水和略為拉筋外,完全沒有停過跑。看著很多參賽者不夠一公里就要改 為步行,自己不但沒有停下來,還能在後半段加快速度,我的心情很愉快,思潮起伏,百般交集。最後我以一小時十三分完成全程賽事,成績普通﹝老婆大人則只用 了一小時八分鐘完成,若不是受人群阻擋,她應該可以跑得更快﹞,但是完成了跑畢全程的心願,更戰勝了自己的恐懼。

當晚回到家裡,一口氣工作到第二天的早上七時,並把博士學位的升級計劃書完成,立即郵寄給在英國的論文導師。雖然他對我的功課和進度一直非常滿意,但我自己始終受「論文缺乏原創性」這個問題困擾──我不想像某些人一樣,寫一篇沒有新意的行貨論文,過得了別人,過不了自己。去年十一月自英國回來後,這份未完成的計劃書便一直使我耿耿於懷:每天也在閱讀,卻寫不出一個字來,對完成博士學位,變得完全沒有信心,心頭壓力大得透不過氣來。我原把死線定在二月底,心想若不能寫好這份計劃書,就倒不如放棄這個學位算了。後來到兩星期前終於出現曙光,給我釐清了思路。對現時的研究計劃也算滿意,完成論文的信心又回來了。

這兩件事,可能對您們是小事而矣。我的好朋友當中,有人是馬拉松高手哩!但對我來說,卻再次體認運動是經驗身體、修練心志、面對自己的道理。前路還有很多挑戰,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我不會輕言放棄。共勉之。

建誠2005年3月2日

後記 (2006年2月14日﹞:

坐火車時聽到新聞,知道曾先生已過身。深切哀悼。

港馬拉松賽暈倒男選手不治
2006-2-14
【大公網訊】在十二日參加香港馬拉松賽跑至青衣時暈到的參賽者曾錦賢,十四日凌晨不治。

據媒體消息,五十三歲的曾錦賢,十二日參加全程四十二公里一百九十五米的馬拉松比賽,跑至青馬大橋時暈倒。他被送往瑪嘉烈醫院,在深切治療部搶救,一直情況危殆,至十四日凌晨三時十分不治。

另一名在十二日比賽臨近終點處暈倒的三十三歲選手朱文忠昨已蘇醒及可進食,病情由危殆好轉為嚴重。

據悉政府建議各體育總會,日後舉辦大型戶外體育活動包括馬拉松時,須考慮空氣污染因素,以免重演因空氣太差,造成多人不適事件。

據悉,在十二日清晨舉行的香港渣打馬拉松賽中,除兩名選手中途暈倒之外,共有二十二人不適送院,二百三十二人需要接受包紮,賽事中亦有近五千人抽筋,即每八個人就有一個人抽筋,比賽期間空氣質素欠佳。

中通社二月十四日電

1月 27, 2006

我不是「青年」......

「青年吸催淚氣現後遺症 全身抽搐 頸下現氣泡」﹝《明報》,2005年12月23日﹞

【明報專訊】警方上周六(17日)使用催淚彈驅散示威者時,一名參與示威的香港糾察疑因吸入催淚氣,而全身抽搐、呼吸困難,翌日頸部皮下更出現氣泡及有氣胸情況。有醫生指出,部分人肺部有弱點,例如有氣泡,他們會因吸入催淚氣,刺激至猛烈咳嗽,令氣泡爆破,導致氣胸的情況,嚴重者可致命。

示威糾察 現仍氣促

本身是研究員的蔡建誠,上周六以民間監察世貿聯盟的義工,負責維持現場秩序,同時藉機會拍攝紀錄。他說,由於並無想到警方會用催淚彈,故只帶備一個類似N95的口罩,及即場向韓農借來保鮮紙保護眼睛 [按:以免遭胡椒噴霧「殃及池魚」]。

當晚7時許,他走到菲林明道時,突聽到有人說警方放催淚彈,他便即時伏下,但也吸入了催淚氣,他形容﹕「當時全身劇烈抽搐,透不過氣,涕淚縱橫,心想﹕『會不會死﹖』」他勉強走到一旁躲起,休息了數分鐘才好轉,再返回義工行列,至晚上9時才離開。

返家後,他覺得喉嚨疼痛,但因當時患有感冒,以為是病情惡化,只服了止痛藥便去睡。結果翌日他不單感到頸痛,更摸到頸部有氣泡隆起,即時往私家醫生求診,最後轉往東區醫院,警察亦有到場查問。

肺氣泡「谷爆」 留院兩日

檢查後,醫生發現他有氣胸,屬「創傷性皮下氣腫」,即肺部出現的氣泡破穿,氣泡內空氣走到胸膛內。蔡表示,醫生相信他在呼吸困難時,令肺部氣泡在極大壓力下「谷爆」,他其後證實無大礙,兩日後出院,但現時仍「上氣不接下氣」,要服抗生素,並需請病假至下周。

他說,問過多名替他診病的醫生,大都認為其病與吸入催淚氣有關,但亦有醫生指原因是他跑得太急所致。他續說,沒想過會吸入催淚氣體會有如此大反應,「原以為催淚彈只會令我流眼淚,若我有哮喘,可能已經死了。」他坦言,若警方在施放催淚彈前發出警告,他便會離開,至少也會更好保護自己。他指會尋找法律意見,亦考慮向警方投訴。

醫學會會長蔡堅稱,相信對方是吸入催淚氣後,被刺激至不斷咳嗽,導致肺部的氣泡破裂,令空氣沿食道、氣管等湧上頸,造成這情況。他說,嚴重者甚至可被空氣分隔開面部的皮與肉,最終導致死亡,並指這病症康復較慢。

民事索償視乎警方有否疏忽

另外,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立法會議員余若薇表示,能否成功以民事方式向警方索償,須視乎警方當時有否疏忽。但警方可解釋當時情況危急,來不及警告,而且之前亦已呼籲市民勿往灣仔,申索者亦要解釋當時為何留在現場等,看法庭接納那方面的證供。

警﹕未接獲催淚彈投訴

警察公共關係科回應時說,投訴警察課並無收到任何有關警方於17日晚(上周六),施放催淚彈的投訴。而醫管局發言人亦表示,沒有統計因吸入催淚氣而求診個案的數字。

明報記者 張岳弢

﹝相片﹞上周六擔任示威糾察的蔡建誠,懷疑因吸入催淚氣體,而即時全身抽搐、呼吸困難,翌日更發現頸部疼痛,皮下更有氣泡,經醫生檢驗發現有氣胸情況。他留院兩日後已無礙,只是仍有氣促,但昨晚仍再到銅鑼灣行人專區,要求盡早釋放被捕的示威人士。(楊陽明攝)

1月 19, 2006

擬解聘拒絕轉制教師,浸大破壞學術自由

黑箱作業

浸大校方最近揚言,要終止一些不願意轉入「新薪酬及獎勵制度」(後稱新制)的員工的聘用,大學的造法恐怕會徹底破壞學術自由。

自 浸大校方去年七月起推行新制以來,大部分的教學員工已因種種原因簽署同意書轉往新制,但在新的銜頭背後,工作條件已遭削減,例如部份員工由導師 (instructor)轉為講師(lecturer),但此類講師跟舊制講師待遇並不相同,例如不可享有校董會投票權,即沒有資格參選;不享有房屋津貼 (連最少的月薪百份之十也沒有);不享有casual leave;不能申請第一類停車證等等。

不過,仍有小部份員工行使其合約賦與的權利,堅拒進入新制。

2005 年12月30日,校方發信通知所有仍未簽署同意轉制的員工,表示若他們不在2006年1月7日前簽妥同意書,校方將終止他們的合約。據稱,校方在1月9日 已向不願轉新制的非教學員工開刀,下一步,將是針對不願轉制的教學員工。該些員工已收到校方發出的信,內容道出校方已成立『聘用解僱委員會』,並定出「死 期」為二月十日。在此一天內由上午至下午,分出六節,每節四十五分鐘便可將他們全部「解決」。

六名堅拒轉制的浸大教授包括傳理學院助理教授杜耀明、教育學系講座教授劉誠、兩度獲「教學人員傑出表現獎」的經濟學系副教授陳慶年、化學系副教授梁萬里、宗教及哲學系副教授龐思奮,以及體育學系講師李文昌,各人在浸大任教總年期差不多共一百年。

據 了解,這些員工願意減薪與校方共渡時艱。不轉制的理由,是認為新制將大大削弱了浸大校內的學術自由,包括引入工商界的花紅制和薪酬評估制度,該制度被指依 賴上司單方面評核下屬表現,而非單憑員工的學術表現作衡量,使人擔心會出現「擦鞋文化」。而學術自由是區分大學與其他商業機構或社會團體的最主要特徵。在 權衡利弊下,他們決定不進入新制。筆者認為,這些員工是基於良心的理由反對,值得尊重及支持。

過往浸會大學採取實任制,這 個聘用制度保障了教學員工的長期聘用,只要他們以負責任的態度來執行其職務,他們理應不會因沒有選擇大多數人的取向而失去職位。聘用合約中的18.3條訂 明,在沒有受聘者的書面同意下,老師的薪酬及福利是不會被改動的。浸大校方不能在沒有受聘者的同意下,單方面修改合約。

過去透過這聘任制度,教員可以自由發表地一些他們視之以為正確的著作或言論,而毋須擔心他們的工作會受到威脅。而這種自由更包括對聘用他們的大學管理層的批評。

號稱推行全人教育的大學,現在卻有實施極權統治、剷除異己之嫌。先例一開,實任制可能名存實亡;使人擔心教員日後批評校政、表達對政治觀點的立場,工作條件甚至職位也可能因為『莫須有』的理由而受威脅。

以下是香港浸會大學教職員工會(http://www.buunion.org.hk/)對校方提出的數點質疑:

  1. 如數位老師不服校方的裁決,不得已下訴諸法庭,校方誰人決定,基於什麼理由,不惜動用政府撥款,與同事進行法律訴訟?
  2. 如校方敗訴,大學損失大筆訴訟費用,到底由誰來負責?人事部主任?行政副校長?校長?還是校董會主席?假如高昂律師費用導致大學財政緊絀,校方會否向無辜同事終止合約?
  3. 大學以「運作困難」罪名來解僱教授,根本為無理行為,為全港、全國以至國際學術界不齒。學校聲譽將因而受到永久損害,最終由誰來在此事問責?
  4. 校 方以往所定立的『實任制』,一手由她自己破壞;就是新制內的『實任制』,實在也是名存實亡。有誰可以保證此新制可永久實行?而校方將來也可再設立另一制 度,要求所有同事轉制,如同事不轉制,也可按此程序與同事終止合約。那何謂『實任制』?校方是否可以保證在新制內,沒有同事在實任後(除 misconduct 或redundancy的情況下),不會被校方終止合約?
  5. 校方以高壓手法解僱廣受尊敬、表現良好的教授,浸大同學的學習權益是否得到尊重?
  6. 大學行政當局可憑幾個人的決定,任意開除老師,大學老師還有什麼學術自由?
  7. 去 年3月21日工會與校長會面時,代表曾經詢問過校長,不簽轉制會有什麼後果,當時校長說會盡量勸服,校長根本沒有說過校董會通過要全部人要轉入新制,一個 不留。為什麼到了今天,校方口風突然轉變,現在才說校董會要求所有人都要轉入新制,而校方又要以解約的方法來處理?若以05年3月21日的說法,校長理應 成立勸服委員會,不是解僱委員會。
  8. 校方成立的是『聘用解僱委員會』,成員全數皆是校董會下的「人事委員會」成員,解僱是否該委員會定下來的策略?果如是,該解僱委員會的中立性便受到質疑。

1月 17, 2006

六人夜話世貿(上)

世貿屠殺農民!不要新自由主義全球化
整理:蔡建誠
(2006年1月17日)

1 月11日觀塘法院裁定14名被控非法集會的反世貿示威者,其中11名獲撤銷控罪,另3人獲准保釋,並發還證件。雖然案件於3月份再審,但至少所有來自韓 國、台灣、日本及國內的朋友,可以回國與家人團聚過年。而一些因一連串抗議和聲援行動而有點疲累的本地組織者和支持者,亦暫時鬆一口氣。1月12日夜深, 6位參加完歡送派對後在旺角咖啡室相聚的朋友,話題仍離不開世貿。以下是當晚的談話內容,經筆者潤澤加工:


街坊、市民……

Miranda﹝ 發展機構倡議幹事﹞:不如由我來開始話題吧。回想整個世貿會議期間,灣仔區的居民和其他市民的參與,真的令我覺得匪夷所思,例如17日那天,就算警察狂噴 胡椒噴霧,仍有相當多的街坊、不同年紀的市民在場用手機和相機拍攝,又一齊衝、又鬧警察。好想知道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建議我們可以在灣仔區舉辦一些活動, 邀請居民分享意見、拍攝到的照片等。我想,這是很有趣及有意義的事。

魚仔﹝工會組織者﹞:我最近去沖哂遊行時拍攝到的菲林,店員告訴說生意多得應接不暇,最初以為題材以聖誕或新年攝影居多,怎料送來的都是與世貿示威有關的菲林和記憶卡。這實在始料不及:香港市民竟然對反世貿活動這麼有興趣?

柏齊﹝攝影散工﹞:我認為Miranda的建議很有意思,而我特別希望可以記錄一下在灣仔商舖工作的人的看法。主流傳媒只問他們的生意有無減少,把他們可能多樣的感覺單一化──除此以外,我們對他們的感受一無所知。

古 仔﹝政策研究員﹞:在韓農三步一跪遊行當日,遊行完後Miranda和我到附近一西餐廳吃飯。店主和店員見我膝縛繃帶和帶著一部不小的攝影機,好奇地詢 問我關於世貿的情況。出乎意料,雖然他們的生意的確因遊行而大幅減少,但沒有怨言,還同情韓農的遭遇,而我們向其講解國際貿易如何殺人,他們亦完全明白。

柏 齊:其實可以看到,不少市民心裡支持韓農抗爭。在菲林明道天橋上,很多市民來看韓人與警察對峙,用迷你相機、手機拍照,非常熱鬧開心,甚至加入罵警察的 行列,就算警察用胡椒噴霧顏射衝擊人士,也沒有多少市民願意離開。近幾個月來,政府和傳媒不是天天危言聳聽,謂有「暴徒」來港嗎?香港人竟然完全不怕,還 興致勃勃,是件很值得研究的事。

古仔:聽說在馬師道,韓人衝破警察防線後,竟有不少圍觀市民拍掌歡呼,令在場警員好不氣餒。我想,韓人已經成為一些升斗小民的心理投射對象,看見韓人成功挑戰權威,像替飽受制度壓迫的自己出了一口氣。

亞 達﹝工會組織者﹞:12月18號,即在所謂「騷亂」發生後第二日,竟然還有七千人遊行,是一周以來最多者,大部份是本地市民,完全填補了被扣留人士的空 缺,令人難以置信。早前有被控人士對我說,他想不到在香港竟有這麼多街頭市民的支持,甚至比在自己國內的還多,令他大為感動。


媒體與行動……

亞 達:我認為我們這次的抗爭,對最終全面取消農業補貼的「香港宣言」,有一定的影響。對我們啟示是,若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實在不用太害怕傳媒的偏頗報導。 以我組織工潮的經驗,傳媒通常缺乏持久的興趣,行動到第二日已不是「新聞」,但我們訴諸直接行動的力量,仍然有機會迫使無良老板就範。大家都知道,上政府 總部示威、遞交請願信的行動,若沒有記者前來採訪,許多組織者都覺得是「白做」。我們要反省過去某些社會行動過份導向傳媒的策略。

其實,你有份在會展內辦事,你認為外面的行動對內面的會議有何影響?聽說17日的衝突,使很多窮國代表覺得自己受到支持,感到要更強硬地捍衛本國的利益。

Miranda: 坦白說,我覺得在會展內的世貿會議,沒有受到外面示威或衝突的影響。原因是其實這些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談判已經在香港開會前已傾得七七八八,而各國代表亦已 經與其所屬政府有既定的底線及議程。就算是所謂「發展中國家」代表,也往往是為維護本國特權階級的利益而來,置本國窮人利益不顧。韓農不是也指責他們的國 會議員出賣農業嗎?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大國在會議中批評歐盟、美國的農業補貼政策,亦只可極其量是爭取他們的談判籌碼,很令人懷疑他們捍衛國內農業的 決心。我們對一個國家在制定其在世貿會議的政治取向和談判條件,受到那些利益團體的游說,及相關的權力分析,掌握得實在非常不夠。我覺得真正的戰場不單在 世貿開會期間,而是回到各國本土爭取農民和工人的權益。

古仔:不過,因為外面的衝突,使「香港世貿會議」終於成為國際媒體的議題……

另 一方面,本地部份主流傳媒一直太霸道,例如某些電視台的採訪隊,採訪新聞像製作劇集般,只顧增加新聞播映時的現場感,不理阻礙著參與活動的市民的視線, 而且態度惡劣。昨天,柏齊、聰頭和我,便先後與部份電視台記者發生口角。但最重要的是,主流傳媒的從業員似乎對自己如何再現整個社會行動,以至傳媒視角的 社會影響,缺乏自覺,最慘的是報導出街後,往往是對貧者和弱勢者的再一次抹黑,所以才會有「民間記者要求無線記者除頭盔」事件的發生。

其實我想問大家,如果時光倒流,比你參與多一次世貿周,你會做乜?邊樣想做0番好0的?我會買支快長鏡,等低光影遊行時可吸夠光同無「鬼影」。我想柏齊會用回菲林相機,丟去你的數碼相機罷?

魚仔:我會放低相機,去同的韓農衝埋一份﹝眾人大笑﹞。



六人夜話世貿 (下)

香港職工會聯盟遊行隊

本地社運……

Miranda:大家認為是次事件對我們、對本地社運有何衝擊?

亞達:其中一點很重要,我認為是次事件促進了不同團體的合作,打破了過往很多的隔膜,例如職工盟、八樓、VideoPower、Inmedia等,是件好事。

古仔:你令我想起昨天下午離開觀塘時,向一名八樓朋友握手致謝暫別,她即時流淚的情景。今次的抗爭,加深了大家的互相認識和理解,知道大家為同一件事用不同的方法努力,感覺很親切、距離很近。

另 一件難以忘記的事,是在14號灣仔示威區的傍晚,當時大會活動經已一早完結,記者亦大部份離開,留低的多是男韓農和本地的支持者。怎料,女韓農大隊此時 才到達,兩隊韓農會合,數百人一齊響鑼打鼓,載歌載舞,無數條人龍人浪在你面前團團轉,一回合後隨即又是一回合,毫無倦意,歷時三十分才稍作休息,場面之 感人偉大,非親歷其中難以筆墨形容。我想本地很多社運團體,看見記者已離開,或者完成大會「程序」,早已鳴金收兵,很少會將一個警方自上而下劃下的示威區 重新定義,變成是盛載集體文化實踐的場所。﹝我想起熊一豆;她認為韓農是「立體人」,舉手投足無不表露他們的生活智慧,與居於香港這個高度資本主義/現代化社會、思維和動作單向的城市人成強烈對比。﹞

我們在本地搞抗爭運動,是立足在什麼之上去搞呢?我們應否加強紮根於本地的社區網絡、民間智慧、生活技能,或是工人創意呢?

韓農的性別分工是否太過份?

亞靚:我想可能太多了一點。男人負責去衝、打仗,女人在後面打鼓、做後勤。

Miranda:還是適合於他們的處境?這安排令到他們更有威力?這個我們所知不多。

亞達:值得檢討的是,我們未能將這次反世貿的運動發展成為對港式資本主義的批判,其實未有認真地將運動在本土脈絡中生根。

古仔:我知道在某些團體裡,近年對許寶強的觀點朗朗上口。許寶強認為,在香港目前的政治脈絡下,簡單地肯定或否定世貿、接受或抗拒自由貿易和全球化,是「捉錯用神」……

亞靚:對,處處也有他的信徒。

古 仔:坦白說,我對這類說法不以為然,什麼是香港的「脈絡」?怎樣才不算「簡單」否定?連日來打正反世貿旗號的行動感動了不少香港市民,連一份一向自居捍 衛「自由經濟」的暢銷報章,整個月來也有大量工人和農民「否定世貿」、質疑「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報導。要詮釋一個現象,我們或許需要脈絡分析的幫助,但你 不能把「脈絡」「實化」起來!社會運動的一個目的,就是去打開脈絡!終日以為可以在整個霸權下策略性地遊走,而不提出任何超越性的據點,其實是被現實上不 均的權力分佈牽著走,這是很容易被收編的。

柏齊:我沒有看過他在世貿期間寫的文章,據以往的了解,許寶強的說法,要處理一個以往左翼運動 所遇到的方向性問題,就是反對巿場。在毛澤東年代,曾盲目地 反對巿場,禁止小農把作物在巿場上售賣,並把這些小農全都歸併在公社之內。其實這些巿場可為小生產者提供喘氣的地方。因為資本主義支持巿場而盲目地反對巿 場,最後令大家的生活也過得很艱難。許寶強的說法是資本主義雖然在名義上支持巿場,但骨子?其實是反巿場的,它只會達致壟斷,而不是小生產者的自由開放世 界。

亞達:我也曾在一個專題訪問的場合中跟他討論,他說如果世貿真正是鼓吹財團壟斷,我們應該搞清楚抗爭對象,是反對壟斷,不是反對自由貿易本身……你可提出 什麼主張,視乎你在什麼位置、應認清事實,問題是,集體合作之後如何可能?他把社會運動,化約成一場文字和概念之爭。

柏 齊:我想許寶強要處理的是一個運動方向的問題,他要處理一個在運動上大家不自覺地接受的常識──反資本主義就是要去反巿場。當然這就引起了很多理解上的 問題,大家對巿場的理解很不同。甚至乎有許多說贊成許寶強說法的人,他們對巿場的理解可能根本和許寶強的很不一樣。許寶強不會把自由市場看成經濟活動的萬 靈丹。

亞達:在上次的對談中,右派學者曾淵倉反駁許寶強,說世貿推動的是自由貿易,因自由市場存在競爭,汰弱留強,最終才導致財團壟斷的情況。這說明了為何馬克思說自己同意了阿當史密思的大部份分析,只是反對後者擁護自由市場的結論。

柏 齊:我想許寶強會把資本主義經濟活動分成多個部份,小生產者交易的叫自由市場,大企業間進行壟斷性?底交易的叫資本主義。大企業不斷叫小生產者自由競 爭,但大企業間卻又進行壟斷性的?底交易。這樣自由市場與資本主義存在著一種壓抑的關係。我想許寶強會認為盲目推崇自由市場競爭,會成為資本主義的打手, 為它製造假意識。但要反對資本主義,則不能誤打小生產者活動的自由市場。

古仔:社會運動不只是場論述戰,意識形態的鬥爭與真實的鬥爭是密 不可分、並且是同時進行的。不是在書房裡頭的文字遊戲,作完之後才去搞行動的。當然,什麼 「能指」和「所指」的關係不應是一成不變的,資本主義或許可以有很多種,問題是現時有某個極度醜陋的模式被強勢地凝結著,並不是像某些學者想像般以為可隨 意挪用的中性概念﹝這是十分政治天真甚至是危險的想法﹞,只能透過抗爭的主體、強大的運動去動搖!

再者,套用文思慧的 說法,農業本質上必 然要繫於本地生態和文化生活。我的理解是,主流資本主義的矛盾不僅出現在資本和勞動的對立,亦在為資本家利潤而生產 和為生命需要而生產的對立。脫離了人的需要的商品經濟、無論是以「國際貿易」或是「全球化」之名,皆是透過剝削大地/各國人民去發揮「比較優勢」的「鬥賤 競賽」而已,是自在生活趨變破產、凋零和依賴的根本原因。有些學者舉自由貿易而不作出警告,是反農業的不負責任說法!

Miranda:當 我在非洲加納時,看見過去二、三十年美國米傾銷賤賣對當地農業的影響。雖然現時入口米價錢比加納的本地貨更貴,但是本地人經過長時間食 用美國米已改變了口味,本地農業既缺乏資源維持/改善質素,大量傳統知識亦隨著農民流失而流失,當地農民根本亳無反擊之力。歐美的農業政策根本是將當地整 個社區、文化、傳統及生計連根拔起!

古仔:亞達,剛才你提過,我們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不夠。其實我倒認為,有時我們太多「理性批判」,太過強調知識份子的「啟蒙者」角色,反而忽略了一些﹝與社運主體形成有關的﹞文化資源保/培育之類的東西。

亞 達: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對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批判,非常缺乏。我不同意許寶強說,香港的社會運動對問題的處理不夠具體,或過於抽象。從具體問題、具體處 境出發,作出政策倡議和爭取,正正是以往本地社運的一貫進路。反而,我們很少能夠將具體處境提昇至一種抗爭的宏觀論述,例如挑戰主流社會的自由市場至上、 自由市場萬能的價值觀。吊詭地,許氏批評我們犯了的,正正是我們應做而未做的。因此,我覺得,一場論述之戰是需要的,這有別於糾纏在文字或概念釐清的爭 議。

古仔;而且,反對資本主義之外,我們要什麼?有一點很想提出,在日本農民的示威橫額中看到,他們要捍衛「食物主權」。喜見民間監察世 貿聯盟在較後的聲明 裡,也較多提及食物主權的問題。農民不止反對生計受損,最重要的是,他們要捍衛傳統和歷史,一種維繫、適切於本地生態永續的生活方式及所流露的尊嚴和智 慧。當然農運與工運未必可直接比較,但是我們的工人運動,例如反外判化,我們又要什麼呢?更「好」的管理主義嗎?我們想能集體地、民主地、社區地控制我們 的公營服務嗎?有信心去展現我們每個人的自主力量和意欲嗎?

亞達:本地大部份市民,不覺得集體行動有用,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寧願用個人方法解決。香港人不習慣透過集體力量去改善他們的處境。

Miranda:運動往往又不去爭取主動權。

柏 齊:同意阿達的講法,香港人不覺得集體行動有用,這令到運動本身一直難以作大型的動員,最終在策略上只能依靠媒體。由於不相信集體行動有用,大家對行動 的 commitment也很有限,就算是七一遊行,也變成了個人個人自我的救贖,覺得自己已經盡了責任,甚至乎說已對得住自己的下一代。與台灣不同的地方, 香港是一個強政府小社會的地方,我們去完遊行,就會回到原本的生活模式,會到自己原本的私人空間,遊行影響不到日常生活。對示威物品的處理是一個好例子, 同意何國良的說法,示威物品就好像吉儀,它屬於公共領域的部份,沒有人願帶回家裡,頂多只有一件小小的民主女神像。

Miranda:我覺得你的說法太極端,我們不想保留示威物品,是因為屋企無空間……

亞靚:同埋的物品做又做得唔靚,印又印得唔靚,同外國的無得比,嘻嘻。

亞達:七一之後,市民生活就回復正常,其實,最大原因是缺乏組織。市民不是被組織動員起來的,是被傳媒宣傳叫出來的,當然較難打破個人主義。

古仔:高度商品化下的個人主義、「生產者─消費者」的單一身份。

柏 齊:我們的社會運動,長期以來一個弊端,是愛邀請政府干預,立法呀,撥款呀,結果強化了政府的認受性和對強大政府的期望,製造了很多政府部門、委員會、 社工機構等,卻不重視社區能自行解決問題,結果長期下來,弱化了社區的能力。我們從來不敢說:政府你如果不去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社區就會用我們的規矩去 解決我們的問題。

亞靚:但我覺得這個說法,很易被政府利用,變成削減資源的藉口,如什麼社區經濟、義工參與等等,結果讓街坊自生自滅……例如英國新工黨第三條路的提法,便非常危險。

亞達:我們做工會的,真的很多時是倡議政府立法,例如最低工資,工時規管等,應如何做?

古仔:我想方法是不要把「工具異化成目的」,就算要求政府撥款和立法,也要建立結實的組織或活躍的支援網絡作後盾,持續監察這些撥款和立法的落實和成效, 不要讓渡己身的權力。我們或許需要一些制度,但不要制度化,讓制度代替我們解決所有生存的事。

亞 達:我同意問題不在於是否向政府提出要求,問題是我們自已也不相信社會運動是改變社會的主要力量。在歷史的發展中社會運動沒有角色,經過長年累月的教 育,這已成為我們的世界觀。例如幾年前,董建華宣佈在政府外判工實施最低工資指引,有工會領袖分析,這是因為董建華民望下跌要討好人心,反而未有將此視作 工人運動長期抗爭的成果。

柏齊;英國近年的第三條路,點目弟?

亞達:好右。在英國國內,新工黨的社會政策被批評為比起當年保守黨更右,例如將學校、醫院等推向市場。

古仔:把福利 (welfare) 變成工利 (workfare),獲取福利的資格和水平與勞動力市場的參與掛勾,與去商品化的理想愈來愈遠。講終身學習、持續進修,其實一樣是擁抱全球化下的弱肉強食。

柏 齊:一年前,要幫立法會助選,開會時大家問要如何把香港所遇到的經濟政策問題說清楚,作一個統稱,當時我問用新右或管理主義好不好,但因怕社工界的選民 不明白什麼是新右和管理主義而作罷。今次見到韓國工人把反對新自由主義的口號掛了上身,不禁汗顏。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新自由主義,他跟新右是不是很相近 的東西?似乎,韓國工運的討論水平,高出了香港的「專業人士」。

職工盟也一直拒絕使用反新右和反新自由主義的字眼,改用了「反外判」、「反私營化」、「反官商勾結」。正如阿達所說大家也很怕說了一些公眾不能夠明白的東 西,但這卻令到我們難以再進一步討論整體的經濟政策,和說清楚不同社群所遇到的問題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

……

古仔:點目弟公屋扣分制?不讓街坊在走廊拜神、在空曠地方曬被等,算否打擊民間習俗信仰、環保自足的生活方式?

柏 齊:房屋評議會的表現令人失望,它沒有從住屋權出發,去理解公屋扣分制,如果住屋是基本權利,它便不應輕易地以任何理由遭剝奪。就如小學生不會因打人而 遭剝奪教育的權利,我們不應因掉垃圾等問題而剝奪他人的住屋權利。高空擲物傷及他人,是刑事問題,不應與住屋權來混為一談。過去十多年,房委會用盡各種辦 法遷出公屋,除去了公屋第二代的住屋承繼權,創立了數年一次的入息審查制度。公屋扣分制其實是迫公屋居民進入私人市場買樓/租屋政策的一部份。它令到公屋 居民覺得自己的屋村不是自己長遠的居所。上一代老公屋居民的徙置權的觀念受著這些政策的衝擊。房評沒有指出這點,反而與政府同聲同氣,認為政府應加強規 管。

香港政府對社會的規管還不夠嗎?

1月 06, 2006

(轉載)人民獨立媒體的時代來臨

王岸然 原載信報財經新聞 2006-01-06
﹝下文經原作者同意轉載﹞

02年,我用蘋果(大報)的專欄批評{星島}一次違德的報導,結果蕭細和及黎庭瑤打電話給我,並在蘋果寫了篇解釋性的回應。今天,相信他們不會回應信報 (小報)或In-media。民間監察媒體的責任,比從前更重了,因為傳媒互相監察的責任感,比從前是更差的。


  世貿會議已成過去,但世貿的議題永遠未完。以筆者的觀察,這次世貿會議帶來對香港的最大衝擊,不是那些大多數香港人不明就?的自由貿易協議,是一眾民間獨立媒體的興起,以及這些媒體所發揮的作用。其中的問題,恐怕連主流媒體也未察覺!


  世貿的八天會議,筆者去了三天旁觀示威;包括兩次星期日及爆發第一天衝突的十三日星期二,也拍了些示威衝突及韓農跳海的片斷,放到網上電台的網站,發覺當晚就有大量的下載。而網台的節目大量討論有關世貿及示威的議題,收聽人數竟然比平常收聽時多三至四成人。


專業記者不專業

  香港的獨立媒體全為業餘運作,靠的亦只是互聯網傳播訊息。由初期幾個人玩網的規模,到現在有數百人參與,只是短短一兩年間的事,其間的轉變之快速,主流媒體不知不覺,加以輕視。主流媒體中人的視野落後於民間社會,自高自大的結果,是深受教訓,被他們看不起的業餘媒體所教訓。

  第一個例子是在十三日晚上,無線的女新聞記者做直播時,故意戴上防暴用的面具,以增加出鏡時的視覺效果。客觀上,這不是客觀傳達現場訊息的做法,而是將新聞戲劇化以利收視的廉價手段,這種新聞娛樂化的手段更具抹黑當時只在和平靜坐、全無危險舉動的示威者。這事情由一隊來自第一大電視台最高薪資深的新聞
工作者為之,馬上激怒了在場一眾業餘記者。

  於是為數約二十人的民間記者,包圍?無線的記者,不停地哮罵口號,高呼「抹黑、可恥」歷時四五分鐘不肯停下來,結果無線的記者要除下頭盔,才能直播。自然,有人批評民間記者是在做妨礙新聞自由的事,但若然新聞本身有抹黑的不正義成分,妨礙之就理應視為正義的行為!

  整個過程,歷時十分鐘沒有刪剪,網上可以下載觀看,一如置身現場。事實上,整個世貿會議過程中的八天,民間的獨立媒體各自拍攝了大量的數碼錄影,放於各自不同的網站,公眾可免費下載,由於錄影不少由示威者自拍,觀之如置身現場,非常有真實感,亦自然感覺到主流媒體隱去了非常多的情景,間接是在誤導了
港人。

  這?筆者不列出這些民間媒體的網址,有心自己找尋真相,不甘被主流媒介所洗腦的讀者,有責任自己主動利用互聯網的方便,找尋獨立的資訊。只要到雅虎或是Google.com的網上搜尋欄,打上「人民台」,「獨立媒體」,「網政21」,「錄影力量」,就可以找到大量獨立的影音及文字紀錄。

  第二個例子的事件尚在進行之中,更值得大家主動關注。在二○○六年一月三日《星島日報》A4版,有一幅很大的照片,旁邊的文字是「反世貿示威者以殺傷力極大的彈叉發射鐵絲母攻擊警察」,報道的內文及一同出現於該版的其餘照片,皆攝於世貿間的示威。該版的大標題,「彈叉射螺絲母,警員痛入心」。


弄虛作假張冠李戴

  事實是,就是警方所檢控的十四件案中,並無提及任何彈叉射螺絲母事件。而《星島日報》這張暴徒用彈叉射螺絲母照片,來自二○○四年二月於委內瑞拉首府舉行G15高峰會議示威,《星島日報》完全是張冠李戴。

  《星島日報》的編輯,大概不認識互聯網的威力,亦不知民間的監察者神通廣大的一面。網站「獨立媒體」已經將事件報道,網上正在廣泛流傳討論,進一步只是有何抗議行動。民間媒體負上監察主流媒體的責任,不容弄虛作假的敗類作惡,這是漂亮的一仗!


最真情的報道

  世貿期間的示威,筆者發覺有大量的人民記者出現,而且走到最前線拍照及錄影,包括筆者在內。其中有一些以「民間記者」的稱呼出現,有記者證、黃色背心及頭盔以為識別,他們的器材也已經專業化。但他們在示威中的角色,卻非旁觀而是擺明同情示威一方。有民間記者與示威者一同跳海,甚至帶頭包圍無線記者,要
她除頭盔,引來角色衝突的批評與反駁。

  筆者認,人民報道的原意,應更為廣泛,在人人皆受過一定教育,又隨身帶有照相機的時代,「報道」不再是記者的專利,人人都可以是記者,毋須身份識別,而示威者正正是以示威者的身份報道,看的人知便可以了。

  筆者想說的「人民記者」是指全民皆記者,人人都隨時隨地,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上網報道給全世界知道。這樣的人民記者報道,不是最原創、最真情可靠的報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