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28, 2018

電腦科技

今日的電腦科技, 無論速度或容量, 都比三十年前進步千倍以上。但大部份人有沒有從勞役中解放出來?還是工時愈來愈長,保障愈來愈少? 原因不是科技未夠進步,而是資源和權力分配不公。用馬克思的說法:這叫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

4月 25, 2018

彈散僱用講師,危害高等教育 

(原載《立場新聞》)

理工應用社會科學系裁員事件 四月二十四日公開論壇觀後感

理工大學對待資深社工實習導師,細節被揭露,原來冷酷無情,做法可恥。原來不獲續約的八、九位導師,任教的年資長達18至23年,十三年前經已被同一間大學減薪一半,長期服務金當年又已被強積金對沖了一次。他們當時被降級、減薪、減名義工時後繼續任教,只因為對工作的喜愛和熱情,希望能繼續教出富有特色的理大社工。想不到十三年後,又再成為被開刀的對象。

有與會者指出,事情的遠因,是教資會的撥款政策,誘使資助院校通通「著重排名、輕視教學」,而大學高層在缺乏透明度的決策模式下,進一步把資源側重投放於期望能吸引更多經費的研究中心和名牌「國際級」教授,卻壓縮用在前線教學員工上的開支。財政盈餘達數億元的理工大學,卻連總值區區只有每年百多萬元的實習導師薪酬都要節省,只為把這批資深員工轉成更便宜更零散的人手(甚至會解僱後再聘請同一批人士 ── 薪酬大減之後)。高層人士繼續厚職高薪,前線老師和學生通通成為受害者,難怪有憤怒會眾指這些高層是無良僱主、衣冠禽獸。

筆者也有在台下發言。我指出(下文把講詞略加修飾),除了資助院校多次發生不合理解僱事件外,其實在理論上無須太受教資會壓力的自資院校,都有類似的情況。一個原因是近年自資院校都同樣以削減成本為藉口,引入更多僱傭關係彈散化的措施(Casualization) ,例如除了所謂「兼職」講師(實際上是時薪工、臨時工)和「全職」講師(實際上是合約工)的區分外,把全職講師的合約期愈縮愈短。例如有同事任教了十多年,是同學公認的好老師,更曾取得學院的教學獎,去年改以極短期的一年合約受僱,本學期完結後若不獲更新合約就要黯然離開。這樣的彈散僱用安排,對高層管理人員來說好像毒品一樣會上癮,愈用愈多,解僱員工完全不像以往般需要提供合理理由和補償,掩蓋了背後決策過程的封閉甚至資源分配的不公。

雖然上述種種僱傭關係彈散化是全球現象,外國大學亦不乏例子,但先進地區亦有透過法律等方法嘗試規管企業,講求靈活彈性之餘亦要顧及社會責任。例如歐盟有指令防止固定期限合約(Fixed-term contract)遭濫用,許多國家也有落實立法。又例如筆者畢業的英國雪菲爾大學,也規定學系使用這類僱用合約前,必須證明確有短期需要這樣做,合約員工不應有差別待遇,連續合約的總使用時間一般來說也不得多於四年,然後需轉為長工等。以上目的是防止本應為長期需要的職位,被人連續以短期合約取代,造成對員工的傷害。

反觀香港,對前線大專老師的職業保障闕如(當然對一般打工仔女也同樣如此),結果愈來愈多講師以可恥的僱傭方式受僱,士氣、師生關係甚至教學質素深受影響。大學不著重教育,這是納稅人想見到的嗎?這是學生想見到的嗎?

4月 23, 2018

「印度通過法令:強姦12歲以下女童可判死刑」

某些極度嚴重的罪行,死刑可能才是對應的懲罰,起碼對社會很多人來說。但除此之外,死刑是否能增加阻嚇力,一向沒有充足實證支持,對犯罪時根本失去理智的人更無效,而且可能有反效果。

//印度國立法律大學兒童及法律中心研究員Swagata Raha指出,當地性侵案有94%的犯罪人為親友或熟人,死刑可能令孩子或有關人士不敢出來指證犯罪者。// (原文連結)

4月 18, 2018

Feminism

同一班原本完全唔buy Feminism的男同學,慢慢解釋為何在家暴問題上, Feminism 比其他理論更有說服力 (雖然它也有局限) , 見到佢地最後人人都點唒頭同意和滿意時, 係好有滿足感嘅。

4月 12, 2018

DSE中文考試,原作者都得分低?

作者不會壟斷作品的意義的,否則就不需要有文藝批評、意識形態批判、論述分析等這些學科了。但是,這也不等於說, 既然「作者已死」,那讀者任何的詮釋都是合理的,因為作品有它的內在邏輯,不容斷章取義地去曲解。

4月 01, 2018

賣國賊

毛澤東當年主張中國實行「各省人民自決主義」,「二十二行省,三特區,兩藩地,合共二十七個地方,最好分為二十七國」(《湖南建设问题的根本问题》, 一九二○年九月三日)。毛澤東是大漢奸、走狗、賣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