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30, 1999

社會建構學派與年齡主義

在社會工作理論和實踐方面,「醫療生物學」的老年學觀點也對年齡歧視影響至深,最近一項定性研究顯示,從事老人服務的社工,都普遍把老人視作「與別不同」的群體,而其特徵是「衰退」(deterioration)和失落 (loss) (蔡建誠,1998); 同時,社工對老人的論述總的來說都是和老人的負面形象有關。其實,年齡歧視在醫療服務的提供上也有明顯的烙印。根據蔡建誠的研究顯示,醫生只會從單一生理觀點理解老年病人,完全沒有考慮其他社會因素對老人依賴的影響;一些醫生更以為醫療資源(包括醫生的時間)昂貴,用在老人身上不及用於較年輕的病人身上有價值。雖然以上的發現只從一個較小規模的定性研究得出,未必代表所有醫療人員的態度和實踐,但也給社會服務工作者一個提醒,以免成為強化年齡歧視的機制 。        (趙維生,1999,第353頁)
 
[...] 社會建構學派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Model) 十分否定下列對老人家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及政策:
  1. 強迫性的退休年歲;
  2. 不完善全面推行之強制性退休金制度;
  3. 不公平之年齡歧視政策,尤以對老人家所定之非正式的「年齡禁忌」,一些常見的描繪例如「老人是社會的負擔」,「老年對社會無用」、「衰老」、「老弱傷殘」等負面說法 (趙維生,1998; Choi, 1998 )
  4. 否定老人再就業的機會[...]。     ( 顏文雄及黃威廉,1998,第14 -15頁)




參考書目:

顏文雄及黃威廉 (1998)。「老人就業年齡及性別歧視問題」。載《政策透視學報》,第四期,1998年10月。香港:政策透視出版。

趙維生 (1999)。〈年齡主義與社會政策〉,載於李建正、趙維生、梁麗清及陳錦華編,《新社會政策》,第343 至 356頁。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 



Choi, F. (蔡建誠) (1998). 'Old People' in the Talk of Helping Professionals in Hong Kong. Unpublished MPhil Thesi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old age in Hong Kong.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a group of helping professionals composed of six medical practitioners and six social workers. Open-ended, unstructured questions related to professional practice were asked to each of them. Discourse analyses are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images of 'old age' and the identity implications for older people in the talk of different professionals. It is found that the category 'old people' in their talk refers to a special and problematic group of people which is different and separable. Two recurrent ways of talking about age are identified from the spoken material of the professionals. The theme of the medical practitioners represents 'old age' in terms of medical problems. Accordingly, sickness is the recurrent feature of the few subject positions available for older people who are expected to have poor health conditions. The theme of the social workers associates 'old age' with the experience of loss. Accordingly, passive acceptance is the recurrent feature of the few strategies advocated for older people who are expected to adjust to life's changes (Choi, 1998: i).


12月 01, 1999

公平公正公開講大話 合情合理合法踩人權

葉蔭聰、蔡建誠、文思慧合著


世紀將盡,我們要向前邁進還是墮入人性賤化的深淵,就要取決於是否有向不公義說「不」的勇氣。特區政府正意圖帶領香港社會進入一個人權水平低落、法治蕩然無存、人道關懷解體的瘋狂年代;我們不能與此同流合污,我們要敢於抗拒。

平 穩過渡之後的政權,不是和平的千禧年,而是驚濤駭浪的世紀末;東亞金融風暴暴露了香港過去被發展主義所掩蓋的問題,如壟斷性金融房地產的經濟結構、社會 保障水平長期落後於國際標準......等;經濟危機勢演變成為對特區政府的認受性危機。「居港權事件」正是特區政府嘗試反彈,企圖以最非理性的威權去模 糊港人視線、奪回操控大權。

明明是家庭團聚的基本人道立場ABC問題,行政獨大的特區政府最初還以為可以隻手遮天,無視法律賦予港人內地 子女的權利,誰知終審法院的判詞一出,卻向自 以為是的特區政府潑了一盆冷水,更把統治階層弄得發了神經,視此為挑戰偉大領導構想的「兩制」背後「一國」權力的忤逆行為。

行政專制是維持特區有效管治不可動搖的遊戲規則,為了重奪行政主導之勢,統治階層發癲發狂,不惜把香港社會人人弄得神經兮兮,煽動港人一直存在的排外情緒。

先 來一招「報憂不報喜」的乘數運算、拋出大堆誇張嚇人的數字「調查」,製造強烈的公眾恐慌,然後「順應民意」,「邀請」人大釋憲,「合情合理合法」地剝奪 港人內地子女的居港權,不但斷送早已是搖搖欲墜的法治,還搧風點火,令長存於香港社會的結構矛盾轉化為草根市民的互相指摘與敵視,使特區政府能以港人「整 體利益」保護者自居。

當然,製造道德恐慌、塑造單一意識、尋找代罪羔羊、藉此轉移視線,是全世界政權面對管治危機時所共用的醜惡伎倆,香港政府亦不例外。遠在居港權事件之前、 金融風暴來臨之際,權力集團早已借「綜援養懶人」、「外傭減薪」等事件小試牛刀。

在泡沫經濟破裂、中產階級變成負資產階級之前,基層市民早已苦不堪言:貧富懸殊隨著經濟成長越發擴大、失業、開工不足、消費力下降、生活質素不斷惡化。金融風暴稍為平伏,不是光明的明天,而是社會更加貧富兩極化的黑暗將要到來。

在 既得利益者的阻撓下,特區政府不願亦不能把社會的結構矛盾消除,而只能把矛盾轉移與掩飾。在就業貧窮嚴重、失業人數大增之時,把綜援個案增加說成是窮人 罪證,找到絕佳理由來削減綜援,搞個社會保障大倒退、窮人鬥窮人。居港權問題又正好在社會漸漸要求政府增加社會服務開支以刺激經濟時出現,特區政府再次運 用更法西斯式的欺瞞、標籤、抹黑、煽動、製造排外來轉移視線,塑造基層市民的子女為與其他人「爭飯碗、爭福利」的萬惡之源。

根本不談社會制度的基本公義、只關心權力集團的既得利益,這樣的政府就是要把草根社會導向互不信任、自相殘殺的人間地獄,使基層市民團結合作更形困難,從而把利益分配模式鞏固下來。

可 是,當政權滿以為惡計得逞之際,心水清的小市民自然明白,特區政府是絕不可信的大話精。民間團體與個人面對特區政府鼓吹「人人自已顧自已」的分化策略的 方法,是團結友愛,抗拒支配,堅持爭取要過以人道關懷和自我反省為基礎的尊嚴生活,並基於這種原則,作出實質及象徵行動,拒絕與腐敗的政權同流合污,才能 達致增加人民之間的團結和自強。

任何願意真誠磊落生活的市民,不妨以自己的方式向無法無天的法西斯政府表示抗議:無論是對狗官一個鄙視的眼光,或是採取任何渠道罵他/她們一個狗血淋頭,也是挖行政霸權牆腳的好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