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31, 2006
強制空中服務員退休,乘客安全受威脅
本地空中服務員 35 - 45歲「退休」
本港幾個空中服務員工會,包括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國泰航空公司空中服務員工會及港龍航空公司空勤人員協會,將於日內發起連串活動,抗議本港航空公司對空中服務員的強制性退休政策。
現時香港部份航空公司在聘用空中服務員時,雖然未必明確列出年齡上限,但據業界人士指出,一般來說若應徵者年齡超過38歲,便不會獲航空公司考慮。
在退休年齡方面,上述三間航空公司均規定空中服務員一律須於45歲退休。據聞日航更規定其豁下空中服務員必須於35歲退休。
45 歲這個退休年齡,就算以同是航空服務的崗位來說,也是偏低的,以國泰來說,本地地勤人員的退休年齡為60歲,而駕駛倉的工作人員則為55歲。據聞本港不少 航空公司以前規定的男服務員退休年齡,較女服務員的為高,但後來1997年性別歧視法例通過,這些公司竟將男服務員的退休年齡同樣降到45歲,以體現「男 女平等」。國泰總經理在回覆工會主席的信件中,便自稱國泰是一名平等機會僱主 ('an equal opportunity employer')。現時,國泰的男女服務員的退休年齡都一樣,均規定為45歲。
若與其他先進國家比較,則香港的空中服務員的退休年齡 更遠為年輕。例如加拿大的空中服務員,退休年齡為60歲;日本國內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受僱於全球多國的英航空中服務員,退休年齡為55-65歲﹝新加 坡例外,與香港情況相若﹞;而在歐美經常坐飛機的朋友都知道,在歐美受僱的空中服務員,七十歲以上的大有人在 。
技能不被重視
Olive 和 Brenda ﹝假名﹞是本港某大航空公司的空中服務員,從事該職業已接近二十年。記者會後她們對筆者說:「我們工會的大部份會員,普遍年資超過十五年,幾年之後,大家 都要面對『退休』的問題。」Olive一年半載後便45歲,對於快要「退休」,她只感到徬徨:「有好大壓力……小朋友年紀還小,怎麼辦?要我們依靠丈夫的 收入嗎?過去兩年,有七位同事先後『退休』,超過一半人還正在失業……找到工作的,最多只能在寫字樓做文職,人工小了一大截,而且我們這個年紀,老板 是不會優先錄用你的,請侍應,也要請些『後生』的」。
她們不可以轉職其他航空公司或同一行業的其他崗位嗎?Olive對我說:「其他航空 公司入職也有年齡限制;轉去其他崗位,例如地勤人員,就算有位給你,公司也會把我們的年資重頭計算,當我們是新人一樣,那我們的資歷是白費了。」 Brenda對此感到非常不滿:「我們才45歲,身體、健康『仲係好fit』,為什麼一聲不響就說要去除掉我們呢?我們過往二十年為這份工作注入的努力和 心血豈不是完全浪費了嗎?」
「很多人今天還以為FA (空中服務員) 的工作只是『斟茶遞水』,乘客這樣想不奇怪,但連老板都……其實今天我們崗位的技能要求不低,又要懂急救、識用心肺復甦機、又要曉自衛術,處理飛機上發生 的種種事件。我們對航空安全、處理人際關係的認識、應變能力.....等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回來的,是經過多年的磨練累積 回來的,但是現在公司完全不承認我們的 經驗。」
「有時自己明明好生氣,都要控制住情緒,以免給客人投訴......工時又這麼長,下班時總是拖著疲累的身體,很難有時間、有心情去進修。這份工,其實有苦自己知,不是如外界想像般這麼輕鬆的。」
「對公司來說,FA是忠心的臣子,流失率很低,但卻換來甚麼?是『沒有將來』、『career中斷』、『化整為零』的結局。」
一連串聽得使人激動的控訴,除了反映經驗豐富的勞工,職志發展遭受無理中斷時所感受的憤慨和尊嚴受損外,還反映婦女職工的技能不被尊重和肯定、被迫經濟依賴的制度和深層歧視文化。
航空安全最重要
據 說,本地航空公司要求空中服務員如此早便「退休」,是因為「顧客的要求」。實情是否如此?筆者的同事黃和平最近便完成一項研究,與浸會大學學生在香港國際 機場訪問了近五百位旅客,調查被訪者選擇航空公司時所考慮的因素,及在評價一位空中服務員的質素時,會根據什麼準則,結果發現,受訪者選擇航空公司時最重 要的考慮因素,依次為航空公司的安全紀錄、空中服務員的服務質素、機票價錢、航班是否準時和機倉的舒適程度;而評價空中服務員時最重要的準則,則依次是對 航空安全、緊急及逃生設備的認識、應付緊急事故的能力、服務態度、急救知識、禮儀和空中服務經驗。任何這些因素和準則,均有超過八成的被訪者認為重要,至 於空中服務員的「年齡」,則極其量只有兩至三成被訪者認為對揀選航空公司或評價服務員時重要而已。
航空公司這樣做法,除了嚴重打擊空中服 務員的士氣和職業生涯外,其實亦可能間接對航空安全構成影響。機倉服務員工會的代表便曾對筆者說,航空安全其實才是空中服務的最重要環節,而資深空中服務 員的存在對保障航空安全極為重要。據黃和平的分析,原來現時航空公司對於空中的緊急事故,雖有一套既定的程序守則,以保障搭客安全,要求各空中服務員於受 訓時熟習此套守則;然而,若未曾經歷過對守則的實際應用,未必能於突發事件中按守則行事,而且當面對緊急事故時,經驗不足的空中服務員可能會過於緊張,而 只以本能反應應付事件。較資深的服務員由於在航空經驗中曾經歷過多次各種的事件,因此較能於事件中保持冷靜,並根據安全守則作出應用,甚至能夠負起領導其 他空中服務員的責任,讓團隊得以有效地應付事故。
另外兩位也是工作了近二十年的空中服務員接受黃訪問時便分別說:「即如果全隊人都無資深 0既,成班機都是經驗淺0既,咁肯定成班機無曬龍頭......『騰曬雞』唔知點做0既」、「好似我0既過去經驗,我地接到有個恐嚇,機上有炸彈,我地做 左咁耐 呢會以好冷靜?方法去處理個0的事情。」這些處理危機的實務工作知識,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長時間點滴累積體會而來,即使航空公司加強新入職服務員的訓練,也 未必一定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性別歧視「借屍還魂」?
香 港雖號稱國際都市,但部份企業管理階層的觀念未能與時為進,近年零售、飲食、旅遊等服務性業行業便專以聘請較年輕的人為主,年紀稍「大」點的求職者難以問 津, 年齡歧視非常猖獗:縱使工作能力與年齡早經證明無生理上的因果關係。當然除了歧視外,這也涉及僱主對成本或管理員工等考慮。前面提到的國泰總經理在回覆工 會主席的信件中,便提到解決方案必須是「成本中立」﹝cost-neutral﹞的﹝留意空中服務員的薪酬在頂點前一般是按年資調整的﹞,也實在可圈可 點。問題是優秀的員工不是從天而降的,花了這麼多年的時間,公司如此輕易便放棄自己的「資產」,真的完全符合成本效益?
外國一些研究指 出,女性會比男性更容易被認為年齡「過『老』」,而遇到就業上的歧視,蒙受雙重傷害﹝Double jeopardy﹞﹝當然男性亦不能免於年齡主義[註]之苦﹞。在香港,這種封建思想似乎更為嚴重,航空公司作為一個傳統上以僱用女性為主的職業的僱主, 今天仍舊我行我素,對空中服務員的角色投射出種種刻板印象,不但要求員工成為無時不向顧客展現歡顏的情感勞工 (emotional labour),還要狹隘地成為顧客消費和凝視的商品和對象。香港雖有法例禁止性別歧視,卻無年齡歧視法,性別歧視正透過年齡歧視「借屍還魂」,延續社會 既有的定型和偏見。
父權意識結合資本邏輯
父權意識與資本邏輯的巧妙結合固然在此表露無遺,但正如上文指出,航空公司這種做法,卻使業界流失大量熟悉航空服務的資深人員,有可能使業界「去知識化」,甚至對旅客安全構成威脅。
(相片:三個空中服務員工會今天召開記者會,投訴航空公司政策年齡歧視。﹞
註:筆者個人認為,年齡主義──一種根據年齡把人分類、並以此準則分配權利和責任的意識形態──是非常隱蔽的現象,每個人在不同時間都可以是年齡歧視的施與者或受害者。限於篇幅,本文只能評論本地一個較為赤裸的現象。
參考資料:
Wong Wo-ping and Franklen Choi (2006). The Retirement Policy for Flight Attendants of Airlines in Hong Kong Research Report, a research undertaken by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SEPI) and submitted to Cathay Pacific Airways Flight Attendants Union, BA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Cabin Crew Association, Hong Kong Dragon Airlines Flight Attendants Association and The Hong Kong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HK: SEPI, March 2006.
(香港獨立媒體上對本文的討論)
3月 20, 2006
七年爭取無間斷!記 319 工人遊行
昨天本港多個工會分別發起遊行,要求政府採取行動減少工人被剝削。
早上,工聯會發起遊行,要求政府監管工程外判制度。有數百人參與,包括早前被拖欠工資的德信地盤工人。
房 委會早前收回德信負責建造的公屋地盤,有工人投訴欠薪,結果發現涉及五百名德信直接和間接僱用的工人,金額接近一千萬元。工人曾經要求房委會墊支,但遭房 委會建築小組及投標小組開會討論後否決,認為會鼓勵無良承建商逃避責任,工人只應直接向德信或分判商追討欠薪,若對方無力償還,需申請對方清盤,透過破欠 基金獲賠償。
建造業總工會(工聯會屬會)指責房署處理德信事件時行政失當。原來兩年前開始德信已經多次被投訴欠薪,但房署仍接連批出新工程合約於該公司,直至去年年尾多次發生工地抗議事件,而且工程處於停工階段,房署也沒有採取行動。
工聯會要求出現欠薪時,可擴大工程保證金的用途墊支給工人。早前房委會建築及投標小組小組主席葉國謙認為不宜動用公帑、工程保證金及墊支方式,解決德信的勞資糾紛。
昨天下午政府宣佈計劃日後若確認承辦商或分判商欠薪,政府將由工程費預先支付,並規定僱主須透過自動轉帳向員工發放工資,確保有糾紛時有工資紀錄方便處理。
事實上,近年困擾建造業工人的問題,仍然以欠薪、開工不足 ( 建造業失業率長期是整體數字的兩倍以上)、職業缺乏保障為主。就欠薪來說,由於多層分判﹝所謂「判上判」﹞、價低者得的合約招標方式在業界甚為普遍,不時發生承辦商或分判商欠薪和「走佬」事件,並且因工潮造成工程延誤帶來龐大的經濟損失。
由 工程費墊支欠薪能解工人燃眉之急,筆者希望能擴展至業界。要杜絕欠薪的根源,筆者認為政府亦應帶頭檢討「價低者得」的合約招標政策,公共機構在批出工程項 目合約前必須考慮申請者僱用工人的條件及過往的記錄,有嚴重勞工事故紀錄者﹝例如長期欠薪、重大工業傷亡﹞取消投標政府合約資格。除此之外,由於多層分判 亦是欠薪的主因,政府各項工程合約,應清楚列明以優先促進直接僱用勞工為招標原則,包括規定所有承建商及主要分判商需直接僱用一定比例的勞工;除特定專門 工作外,禁止分判層數多於兩層,減少無增值性的分判。
為了減少業界拖欠薪金的問題,政府可規定承建商持有所有直接勞工及間接勞工的記錄, 並需定期出糧給所有直接及間接僱用勞工﹝即由大判直接出糧﹞。業界採取勞工處的標準僱用合約,可防止口頭協議的追索問題。同時,當局應加強對拖欠薪金、克 扣工資的僱主的檢控和刑罰,而且規定所有分判商必須註冊,取消有嚴重操守問題者的註冊資格。
昨天另一個遊行,是由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清潔服務業職工會及衛安職工會﹝職工盟屬會﹞發起的「保安清潔行業尊嚴大遊行」。今年已是該三會連續第七年舉辦春季遊行,算是本港社運界/工運界一個小記錄。
經 過本地民間團體﹝包括該三個工會)多年來的爭取,2004年行政長官宣佈向所有政府部門發出行政指引,規定政府承辦商須以不低於統計處調查收集的薪金中位 數僱用非技術工人﹝主要是保安員及清潔工﹞,及以三更制聘用保安員。該指引並未有法律約束力,並且只局限於政府的外判服務。
本港目前一些 行業的基層工人,例如飲食業、保安業、清潔服務業、理髮及美容業等,工作條件仍然非常惡劣。統計處資料顯示受訪私營機構保安員平均每日正常工 時為十小時,月薪才只有六千六百元﹝不少從業員每日更工作十二小時,業界戲稱「十二碼」﹞,一般清潔工的每月薪金平均只有四千八百元﹝女性更只有四千六百 元﹞,比五年前的還要少五百元。早前更發生有清潔工黃女士為了養家,日做十 九小時而過勞死的悲慘事件。
該 三個工會今年決定繼續爭取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立法,希望使所有部門的工人都享有最起碼的工作條件。今年遊 行的要求是從速立法訂定全港性最低工資﹝他們要求時薪35元﹞、標準工時﹝要求每日8小時和每週44小時﹞及加班補償﹝要求150%),得到近五十個工會 和勞工團體的聯署支持。
參加者於下午三時在修頓球場集合,出發至政府總部,約有二百人參加。途中隊伍多次向街道店舖和路人問好,並高呼口 號「保安工友為香港,安全生活由我創」,「沒有清潔工人,哪有清潔香港?」,要求社會平等關注和尊重胼手胝足建設香港的基層工人。約四時十五分隊伍到達政 府總部,眾人向不幸去世的黃女士默哀悼念後,集會正式開始。多個聲援團體和個人發言和領唱。
除了工會和勞工團體成員外,參與集會人士當中 包括兩位基於良心理由反對轉制而遭威脅解僱的浸會大學教授劉誠及陳慶年,及幾位因為抗議世貿而曾/現被政治檢控的韓國農民。韓國全國農民會總聯盟政策總監 Lee Young Soo上台發言時說:「我們希望自己都是清潔工,『掃走』世貿。」同為反對新自由主義的迫害,工人、農民、學者,不分語言而走在一起,場面使人感動。
卓 先生﹝假姓﹞從事保安員已有六年,曾做過私人屋宛和學校的保安崗位,現時受僱於一間專門承辦政府部門保安工作的私營公司。由於政府外判合約有工資及工時的 規定,卓先生參加是次遊行,希望全港打工仔女都能享受最起碼的保障。卓先生現時的合約標準工時為八小時,合約月薪為五千八百元。「老板好識得走『法律 罅』,不把休息日計薪,所以每個月實際上我收到的工資比合約規定的少數百元,政府部門又不會理會這些古惑招數。」雖然工資不高,並且還要兼顧女兒讀書的開 支,他認為現時的生活質素較幾年前稍有改善:「以前在私人屋宛任保安員,每天返工放工連交通時間十四小時,回家吃飯後倒頭便睡,根本沒有家庭生活可言,對 健康亦有傷害。」他明白到很多低薪工友擔心有最高工時限制之後,僱主會依比例扣減工資,「所以要同時有最低工資保障,雙管齊下,讓工友工作條件不至於太 差。」
卓先生以前在機場一間客運公司擔任主管二十年,97年離職希望辦點小生意,卻因遇上金融風暴而虧蝕,之後便發現難以再入職:「根本 無人請我們這個年紀的﹝卓先生年約五十歲﹞,現時僱主不再在乎你的經驗......市場上,我們工種的選擇佷少。」不是因為政府對合約條件的規定,他們這 些與資方市場勢力懸殊的工友,工作條件可能會更不堪設想。卓先生現時最擔心的是公司每年一度的競投合約:「全個行業都一樣,不知道聘用你的公司何時會失去 現時的保安合約,你便會遭遣散了。」。他希望政府規定新公司優先聘用舊公司員工,使他們不用在每年某個時候,總會擔心失業。
筆者認為,最低工資和 規管工時的一個意義,在於阻止低工資工種人工跌破最低度合理水平,減少貧苦勞工被迫長時間工作以維持家計,維護勞工的休息及自由閒暇權利和職業安 全健康。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 ( 也就是全球資本主義下的富國 ) 普 遍實行最低工資制度,並以法例規定標準工時、每週最高加班時數﹝一段時間內之平均數,如數週、數月或一年﹞及加班工資的額外比率。
香港政府,請用文明來說服我﹝借用龍應台女士的說法﹞,為什麼香港不可以有最低工資和規管工時的法例?你打算怎樣改善本港揮之不去的血汗勞工現象?
(香港獨立媒體上對本文的討論)
3月 15, 2006
3月 08, 2006
我很少憤怒了...
...除了讀了類似下面的放屁報章社論之外:
《東方日報》 正論
傲骨未折身先死 長使孤兒淚滿襟
2006年 3月 7日 星期二
子 夜時分,人們都熟睡了,街道上幾無一人,但二十多年來,靠檢拾垃圾維生,養活了五名女兒的四十九歲婦人黃婉珍仍在辛勞工作,她每天將檢回來的紙皮放在垃圾 站,留待翌日變賣作家用。積勞成疾的她,似有不祥之兆,日前曾對女兒說:「可能我過不了五十歲生日了。」想不到一語成讖,就在這寒風凜冽之夜,她瘦弱的身 影終於在昏暗的街頭倒下,空留下對子女的懷念與無盡的哀痛!
黃婦本有一幸福家庭,但自長女出生後,其夫態度即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埋怨黃沒有子嗣,無以繼香燈,並動輒大發脾氣。黃為追一男丁,繼後四次懷孕,可惜均是女兒,夫婦感情每況愈下,她不但被人多次動粗,家用無幵,最後和五個女兒離開原來住所,遷往?安?居住。
黃婦這些年來,一直靠一雙手養活自己和五個女兒,幾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休息,每天工作十九小時,從未出外旅遊,雖然生活如此艱苦,但她仍然堅持自食其 力,不願申領綜援。她曾對女兒們說:「做人要靠自己努力搵錢,咁先用得光彩,所以一定要努力讀書,唔好好似我咁要做粗活。」
黃婦的不幸去世,是二十一世紀香港的人間悲劇,也是近年來最感人的現實故事;黃婦之死,不但揭開了香港社會貧富懸殊的黑幕,同時,也顯現了中國人天生傲骨和自食其力、艱苦卓絕的優良品質。
很可能,黃婦之死會被福利主義分子利用作要求政府增加綜援的理由, 但相信這絕非黃婦的本意,因為她在生時一身傲骨,死後同樣不會接受嗟來之食。當然,如果增 加綜援可以避免香港發生同樣悲劇,相信香港人是絕不會吝嗇自己的所有。然而,黃婦的情況並不能代表今日綜援人士的處境。試問,今日申領綜援者,有多少人是 失去工作能力,瀕於絕境的呢?
我們每日所聽到綜援人士的悲慘處境,並非缺衣少食,過於辛勞,而是食無魚、出無車、缺外遊、少享受而已。同 樣,他們亦鮮有積勞成疾這回事,反而是有些人太過空閒要靠賭錢打發日子,有些人甚至拿綜援去包二奶,所以如果藉黃婦之死去求增加綜援,那絕對是違反了她的 意願。相反,我們應該大力倡導黃婦自食其力、艱苦卓絕的精神,讓所有申領綜援人士都能堅強的站起來,脫離這並不光彩的安全網。
此外,黃婦 的悲劇根源並不在於經濟問題,而在於社會風氣的衰敗,傳統家庭觀念的破裂。所以,我們不能再依靠社工去維持一個幸福的家庭,而應該將用於社工的龐大開支, 用作?化社會,重建中國人社會父慈子孝,五代同堂的傳統,並通過各種社會?育和措施,避免離婚率增高,盡量維繫完整的家庭,這樣才是釜底抽薪,解決愈來愈 嚴重的單親家庭的不幸的辦法。
哲人已逝,風骨猶存,黃婉珍女士雖然不幸辭世,然而她的愛心和高尚品格將永存人心,特步韻詩聖杜甫︽蜀相︾一詩相贈,以慰芳魂:
「夜半空巷何所尋,刮面寒風冷森森。五女無嗣絕夫息,苦命難求觀世音。終日辛勤一雙手,廿年未改慈母心。傲骨未折身先死,長使孤兒淚滿襟!」
多少綜援兒童因為強加於身上的恥辱烙印,自卑得抬不起頭來?
多少貧苦勞工因為僱傭勞動的最高道德標準,被壓迫得透不過氣來?
無情的制度、虛偽的學者、冷血的傳媒人,還要扭曲多少的靈魂?還要摧殘多少的生命?
(香港獨立媒體上對本文的討論)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