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16, 2007

Over the years (1)

十年前,賴偉良(現任澳門理工學院公共行政高等學校客座副教授) 與邵家臻 (文化評論員、現任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講師)與筆者合著過一本書。書名不提也罷 (最近有朋友說十元店有售,他馬上買了一本;若閣下窗門滲水,可用來填塞隙縫──本港一間著名閣樓書店當年便曾把一大疊本書作如是用,非常環保)。不過,筆者很喜歡該書的前言 (主要由筆者撰寫)。今天偶然重讀該篇文章,忍不住嘖嘖稱奇:原來當日的信口開河,不知不覺間已變成鞭策自己的座右銘,一直陪伴我成長。可惜,說得太多,做得太少。朋友都事業有成,而自己仍混混噩噩。但願有天能實現承諾。

當意識形態實踐意圖取代人的主體性及生活世界的時侯,清晰響亮而誠懇的真話永遠帶有無比當頭棒喝、顛覆和否定現況的功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拾起號角,響起宣戰的警號,不自量力地去作出各種舉動,去挑戰佔據著霸權地位的政治經濟結構及文化常識。

本書選錄了我們過往一些在報章上發表過的文章。雖然我們同樣曾受 [同一職業訓練],但各人本身都有不同的關注,而思想進路、「門派」、價值觀和喜好(偏好)也有差異,唯一等同的恐怕是在各自關注的範疇內,對「霸權」事件的不平則鳴和不吐不快;也可能這是最初把我們這些論述互相矛盾(與他人、與自己)的人扣連在一起的原因吧!

我們粗略地將這些文章分為三類:第一部份是「控制與青年工作」主要論述在目前對年青人無處不在的霸權操控不,本地青年觀如何被建構、以至成為理解當前本地青年問題和模塑青年工作(者)的「範典」。同時亦嘗試重構一種反操控的青年工作模式,希望在主流青年工作論述以外,平添一份生氣。

至於第二部份「歧視與身份建構」則嘗試以個案形式,關注被公共議程和主流論述(還是我們本身?)所忽略的「客體他者」.....年青人、年長者、另類性取向人士、傷殘人士、婦女、愛滋病患者和舊區原居民。值得一提是我們故意「無厘頭」地在這部份論述當前的市區重建現象,其實是想說明論述、主體性、身份、社會運作、社會結構和社會政策互相依存的關係。而所謂分科而治、「河水不犯井水」的做法絕對是人工建構,也是權力集團理想的分化策略。

這就帶出第三部份的「剝削與社會政策」。此部份主旨是嚴厲批評當前將「社會政策」等同「社會福利」,並對宏觀的社會政策進行分析,及批判邊緣化的種種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動力和安排。而這種安排的具體結果便是資源分配的嚴重不平等及「逆福利」。這也是我們這些在大學時修過「社會政策」一科的人,縱使受到某些有「虛無主義」傾向的後現代理論吸引時,所永不會忘記去「炳」的地方。

這本文集的名稱所蘊含的外延,遠比它所收錄文章的範圍廣泛。不是礙於時間、惰性、偏見和學識,我們應可再好好的批判國族主義、男性沙文主義、異性戀中心主義、年齡主義、種族主義、物種主義、階級結構及經濟霸權等。我們也應關注精神病人、新移民、本地少數族群、性工作者、長期病患者...…等小眾、群體。或許讓我們與這些現象有關的論述,在不久將來的「號角」裏發出吧!

這本書得以成功面世,混雜了很多朋友、死黨的支持。在此處只能向其表達無盡的感激。而面世後能成功發揮號角的作用,即要視乎各位的反應 / 反擊 / 反響 / 反省 / 反思...…吧!

賴偉良 邵家臻 蔡建誠
一九九七年六月

鳴謝:替筆者重新打字的 Karwu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