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之前的民望高企原因,是他就民生問題發表了大量看法 (寫了數以十萬字的文章)。即使後來被揭破他的陰暗一面,今天仍有許多市民相信他上台後會改善港人的住屋問題, 包括地產霸權一書的作者潘慧嫻。
蔡子強曾撰文,擔心會否有人仿傚普京的做法,利用市民對財閥的怒火,口頭上像是提出一些打擊財團 (今天可能包括私家醫院、地產商等)的措施,贏取民望,實行的卻是鐵腕高壓統治。
很多人擔心這種預言會成真。
估計梁執政後短期內不會嚴重打壓遊行集會,更會有甜點 (9月是立法會選舉, 要證明民建聯投票正確)。
雖然梁振英對民主和人權發展的承諾近乎零,但是,若民間團體和泛民政黨不停追問梁振英交代2017 年普選特首的細節,以及好好運用這段期間在社區推行民主和人權教育, 讓市民維持警覺性,上述預言未必會成真。
(例
如: 若廿三條立法, 對關注西藏和核電等團體有很大影響 (聲援西藏抗爭被認為是分裂祖國,
反核是介入國家機密)。民間團體平時在社區教育中若能協助將有關關注訊息散播
(目前仍然較少傳媒關心),或可讓市民具體地明白到廿三條立法對香港本來擁有的言論自由的重大影響。
又例如: 普選才是減少官商勾結 [政策偏袒資本]的最有效方法)
另一方面,即然梁振英對民生問題有大量的宣稱,那我們未來最好對他密切監察,看看他是否故意說謊。
畢竟,他肯落實他的承諾, 民生改善;他不肯, 市民看清他真面目,更會對他保持高度切防。只要我們團結有力地提出進步合理的要求,迫梁政府回應,功勞永遠在我們這邊,而不是在梁那邊。
進步左翼和本土力量的朋友,早前便曾因反對小圈子選舉而暫時擱置分歧,同仇敵慨。
當虎虎生風的社運結合對大話政權的批判時,會對政權產生強大的壓力。希望大家求同存異,展現公民社會的主體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