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24, 2005

兩個婦女團體如何回應世貿會議

(本文原載《聯陣》,2005年11月20日)

為了解本地婦運界如何回應12月在港舉行的世貿部長級會議,筆者於11月初拜訪了兩個團體:新婦女協進會﹝婦進﹞﹝註1﹞和紫藤﹝註2﹞。以下是訪問記錄。




婦進:反全球化運動的性別盲點

在12 月15日當日婦進及其他平等機會婦女聯席團體﹝註3﹞會在維園舉辦論壇,論壇上午的主題為貿易自由化下的減貧及婦女權利﹝與國際性別及貿易網絡[註4]合 辦),下午的主題則是「北京+10遇上世貿+10」,即檢討「1995年北京世界婦女大會」與同年成立的世貿兩個十周年的重疊下,婦女權益的落實情況。

「世 貿對婦女來說,是一個既不公平又不民主的機制」婦進組織幹事蔡詠詩說。蔡認為反對世貿/全球化的運動雖關注世貿對工人及農民的影響,卻鮮有特別提及婦女的 處境,但實際上婦女﹝特別是基層婦女﹞往往不成比例地承受由世貿所推動的全球化的禍害。例如世貿的知識產權協議賦與跨國企業權力剝削貧國婦女對農作物所累 積的傳統智慧﹝筆者按:各國的女性農民對全球糧食安定的貢獻往往被國家及國際政策所忽略﹞。又例如跨國企業的全球供應鏈﹝各國的血汗工廠﹞實際上以聘請女 工為主,女性在生產﹝剝削﹞和消費﹝貧窮﹞的領域受到雙重的傷害。香港房署外判清潔工的處境更見證由世貿推波助瀾的政府服務私營化對前線服務人員﹝多是基 層婦女﹞的惡果。因此婦進希望可推動社會大眾關注全球化對婦女的影響,特別是把會員的具體生活經驗與全球化的過程結連,透過擴闊視野達至婦女充權的目的。

不 過,婦進的執行秘書張彩雲認為,雖然婦女聯席曾經舉辦過一些內部研習,本地的婦女團體在世貿/全球化的議題上仍然討論得不夠充份。張認為問題最終涉及對 「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理解,她舉例說曾有亞洲關注女工組織嘗試在南亞國家組織婦女,原以為只是要組織工廠工人﹝即所謂工業勞工﹞,後來才發現從事非正規經 濟活動、人數遠多的婦女才是組織者首應組織的對象。張因此對全球化/世貿的「單一理解」有所保留,認為必須審視不同地方的經濟活動、而且留意社會制度如何 具體地影響人的生活,否則反全球化運動只會淪為口號,不會發生實際作用。


紫藤:勞工運動與性工作者權利運動

相 對來說,紫藤對全球化的批判較為簡單直接。除了會參與民間監察世貿聯盟於「人民行動周」舉辦的遊行外,紫藤亦會於12月15日舉辦展覽,展出被「整死」的 姐姐仔名單,控訴中港台三地的政府機關對性工者的迫害,又會在12月17日響應「全球反姐仔暴力日」舉辦各種公開活動。

對於參與反世貿的 原因,紫藤總幹事嚴月蓮認為除了是「趁熱鬧」外,還因為世貿所代表的全球化製造貧窮。例如農村經濟破產導致婦女被迫賤售身體;香港方面,工業北移導致大量 的工人失業或只能流向低工資的服務性行業﹝如快餐業﹞,跨國大財團壟斷本地經濟命脈,貧富懸殊、經濟畸形使低下階層﹝女和男﹞被迫從事沒有職業保障而工作 條件每況愈下的性行業﹝筆者按:而政府又要虛偽地對性工者橫加鎮壓﹞,因此紫藤要站出來控訴這種不公義的現象。

除此之外,亞嚴認為參與聯盟舉辦的活動的另一個原因,是要表現出性工作者的尊嚴,亦希望使其他社運團體客觀地認識性行業,「性工作者與其他工人一樣,受到全球化的打擊,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並無分別」。言下之意,不免有批判本地部份社運團體對性工作者的態度的意味。


小結

雖 然兩個訪問都是在倉卒的時間內完成,但也帶出本地反對運動歷久常新的問題:反對論述/知識/行動有否延續主流社會的歧視和排拒?有否再生產不平等的權力關 係?究竟勞工從屬於資本的「實際」過程如何?反對運動如何回應和統合當中的差異?應如何看待差異﹝例如基層婦女的經驗﹞?將其齊平?強調殊異的不可共通 性?還是讓它豐富細緻「我們」視角的內涵?


註:

1. 「新婦女協進會」為一非牟利團體,成立於一九八四年三月八日婦女節。宗旨為:排除女性在性、經濟、社會文化及法律各範疇所受到的歧視;爭取權益及福利,使女性 能享有自由發展人格和潛質的機會,並促進女性的社會參與;及推廣意識培育,促進婦女解放運動,邁向兩性平等的社會。(網址: www.aaf.org.hk)

2. 紫藤是由一群關心婦女權益的人士組合﹐包括社會工作者﹑勞工工作者﹑婦女研究員等。紫藤認為﹐每一位婦女不論她的職業﹑階級﹑宗教﹑種族都有權享有基本人 權。在法律面前受到公平的待遇,不被暴力侵犯及壓迫,有尊嚴地生活。性工作者雖從事世界上最古老的行業,卻一直遭受歧視和忽視,得不到應有的權益。紫藤服 務對象主要包括本地及由中國大陸來港從事性工作的婦女,近年更包括男性性工作者。 ﹝網址:www.ziteng.org.hk)

3. 「平等機會婦女聯席」由12個婦女團體組成,包括香港婦女勞工協會、群福婦女權益會、香港婦女基督徒協會、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新家庭社區教育及資源中心、 陳慶社會服務中心婦女權益小組、香港職工盟婦女事務委員會、姊妹同志、F-Union、女障協進會、基督教女青年會及新婦女協進會。

4.國際性別及貿易網絡(The International Gender and Trade Network),是「由南方發起」 (Southern-led)的網絡,由全球八個區域性網絡﹝包括亞洲區﹞組成,專門向婦女團體、非政府組織、社會運動和政府提供關於性別及貿易議題的資訊,為全球行動注入具批判性的女性主義的觀點,促使南北方合作發展公義及民主的政策。﹝網址:www.igtn.org﹞

11月 20, 2005

各界聯合熱烈抗議世貿在港舉行

(本文原載《聯陣》,2005年11月20日)

世 界貿易組織將於本年十二月在本港舉行部長級會議。本期聯陣編委進行了多個訪問,以反映全球化/世貿議題的多面性,並希望促進反對運動中各團體的理解和合 作。受訪的團體或代表來自勞工、婦女、農民、環保、學生、宗教等多個「界別」。筆者相信,各主體群間開放而平等的溝通,是建立反對運動的全局觀念、超越零 和遊戲重要的一步。 除了專題文章外,本期其他評論文章所引發的問題亦甚有挑戰性。筆者經常擔憂:有關「全球化」的論述固然使資本得益,但是「反全球化」的語言又能使工友充權 嗎?還是只是增加學者/評論員/組織者的「發/ 代言權」、徒添工友這個「受教的客體」的無力感?香港的工人教育/運動有否促進反省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支配/從屬關係?還是只是在更高的層次﹝例 如增長/消費主義、對人對物的操控趣向﹞上複製當道的﹝壓抑性﹞資本主義?希望本期的文章能拋磚引玉,也希望筆者這篇短短的前言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個另類 的導讀。